医师笔记丨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上)
当患者接受高剂量或密集化疗方案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可能会出现更长时间的低于正常范围的谷值。此外,某些药物具有特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模式。例如,卡铂单药治疗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谷值通常出现在化疗后第21天;若为联合化疗,谷值可能提前至第15天,且通常在用药后约30天恢复。司莫司汀单药治疗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
“天价”靶向药,击垮了多少家庭?为啥不能降价?医生告诉你答案
虽然靶向药的优势很明显,但也有其局限性,甚至不是人人都适用的,长期使用靶向药也会面临乏力、皮疹、呕吐、口腔炎甚至关节疼痛、心血管异常、肝功能受影响,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风险。此外靶向药还有耐药风险,因此患者服药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药,,以防出现耐药风险。此外,靶向治疗前,这些常见用药误区也很常见:1、...
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正常情况下,患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出现化学药物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偏高的情况,则说明患者的骨髓造血系统受到影响。在化学药物治疗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若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导致进食量过少或摄入不足,可引起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进而会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
死亡风险降低50%!《柳叶刀》:双抗联合疗法对晚期癌症患者安全有效
从安全性方面来看,卡度尼利单抗组和对照组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和贫血,分别有82%和79%的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两组发生率相似,且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柳叶刀》同期评论文章指出,在选择有更高几率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宫颈癌个体时,PD-L1作为预测生物标志物,...
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 和 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当患者采用高剂量或密集方案化疗时,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更可能出现低于正常范围的长时间谷值。此外需注意的是,有一些药物比较特殊,例如卡铂单药治疗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谷值出现在化疗后21d;若为联合化疗,谷值可提前至第15天,通常用药后约30d恢复;司莫司汀单药治疗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谷值出现在4~6周,...
为什么化疗后容易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打升白针是否是唯一选择?
骨髓抑制是常见的化疗副反应,因中性粒细胞生存时间最短,一般为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最先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受到化疗的影响最明显;血小板生存时间为5~7天,其下降出现较晚、较轻;红细胞生存时间为120天,受化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大多数化疗药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如紫杉醇、长春瑞滨、伊利替康...
中性粒细胞升高你能想到几点原因?别只知道细菌感染!
03放化疗及毒物、药物:临床各种化疗药物、放疗以及苯、铅、汞中毒等,对造血干细胞直接损伤或抑制骨髓粒细胞分裂,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一些止痛药、抗生素、抗疟疾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等均可使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研究报道,甲硝唑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其机制可能为甲硝唑以半抗原的形式与体内蛋白结合形成抗原,从而...
关于化疗,必须知道的事儿……
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时,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乃至粒细胞缺乏时,如果患者不发热,通常不推荐使用“升白针”;若出现发热,则要考虑患者当时的病情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从而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升白针”。对于高危的、化疗后易出现症状的患者,可综合化疗方案、身体状况...
中性粒细胞浸润是癌症吗
中性粒细胞浸润通常指中性粒细胞在组织内聚集和繁殖的情况。单纯通过这一现象无法判断是否为癌症,因为该表现并非特异性指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进行检查时发现存在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现象,可能是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等导致的,此时并不是癌症的表现。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药物治疗。
化疗为什么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和贫血, 影响生存时间吗?
治疗上最常用的药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CSF是一个里程碑的药物,使得化疗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下降,化疗相关死亡风险大大降低。G-CSF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