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沙漠包围的小县城,外国人说无法生存会被沙漠吞噬,现如何了?
到了2012年,整个县域高达94.9%的土地都已经沙漠化,两大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日渐逼近,扑面而来的是合围吞噬的巨大风险。国外权威刊物《国家地理》杂志表示民勤绿洲将在不久的将来从地图上彻底消失。明清屯垦引发生态问题渐露端倪追溯历史,民勤的生态环境并非一夕之间就恶化到这种地步的。明代时期,冯胜率军入...
中国人有多牛:民勤县青土湖都已变成沙漠,还能再重新变成绿洲!
青土湖的消失,宛如一场无声的灾难,它打开了巴丹吉林与腾格尔里沙漠的通道。2010年前,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如蛇般蠕动,每年以3至5米的速度,悄然逼近民勤绿洲,步步紧逼。青土湖的消失,犹如一把沉重的枷锁,束缚了民勤百姓的幸福生活。庄稼因缺水与盐碱而萎靡,人们因收成不佳而无奈离乡。若再不改变,民勤恐将步...
【重走西北角】寻找横穿沙漠的“第三条路”
武威市民勤县夹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在上世纪后期,沙漠不断吞噬民勤,当地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成为影响未来民勤发展的关键因素。李恒心老人讲述工程建设史马悦摄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输水战役就此打响。已经成功将黄河水提上景泰、古浪两县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团队临危受命,在二期工程的...
民勤县青土湖,60年前跟罗布泊几乎同时干涸,为何却能重现生机?
民勤县,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年蒸发量高达降水量的23倍,近九成土地已沙漠化。作为西北生态的重要屏障,民勤若继续当前发展,恐将被沙漠全面吞噬。青土湖,位于民勤县,曾是石羊河汇聚的壮丽内陆湖。汉朝时,水域广阔达4000平方公里;隋唐缩减至1300平方公里;明清仅余400平方公里。石羊河绿洲,成为河西走廊上独特风光。
我国西北一个县,荒漠化面积达94%,却一力阻止了两大沙漠的融合
外有天灾内有人祸,在这种终于不堪重负的石羊河出现了断流,尽头的青土湖就此干涸,被两大沙漠吞噬,连蓄水量惊人的红岸山水库都差点难逃干涸的命运。(民勤县的井)三、国家相助开始反击,民勤绿洲依然坚挺那么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抹翠绿的“沙漠绿洲”就此消失吗?沙漠的融合真就避无可避吗?当然不是!于是在...
他们用十年的时间,在沙漠种下一片绿!
报道中说,被沙漠三面包围的甘肃民勤县,如果放任不顾,将在17年内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吞噬(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受到埋头治沙50年的民勤治沙标兵石述柱事迹启发,从2014年起,千余名南航青年连续十年深入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挖沙洞、种梭梭,种下的梭梭苗牢牢长在沙地里,在漫天黄沙中形成耀眼的一片绿。
我们有个梦 沙漠变绿洲——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
“我是通过种地吧综艺了解到民勤,这个地方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交汇处,生态环境恶劣,面临被沙漠吞噬的风险。”来自吉林的大学生黄琛对记者说,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觉得应该为国家的生态建设贡献一份青春力量,所以我就来民勤种植梭梭,让沙漠变绿洲。
甘肃条件太特殊了,能逆天改命么?
治理沙漠,自然要“植树造林”。曾经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一定要使劲种,种大树!50年代开始,在两大沙漠夹击中的甘肃民勤人石述柱,拿着锄头推车,顶着大风沙尘的呼啸,硬生生带着村民在县城西北种出9公里长的乔木林带。一时间,风沙大减。这个曾经被预言会被沙漠吞噬的地方...
【甘快看】“如果你热爱这片土地,那这里并非寸草不生”
民勤,一个以坚韧不拔著称的沙漠之城,恰好位于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浩瀚沙漠的交汇之处,仿佛是自然界中一道细微却坚韧的防线。若非民勤的存在,这两大沙漠恐将无缝对接,其南下的沙化步伐将更加肆虐,河西走廊这一历史与文化的长廊,或将面临被无情吞噬的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央媒体看甘肃】治沙38年,他让20多万亩土地受益
1963年7月,徐先英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他的记忆中,每当风起时,黄沙遮天蔽日,家园变得面目全非,沙尘像一头狂野的巨兽,怒吼、狂奔着,仿佛要吞噬一切生命。而家门口那条被当地人称作“大红柳岭”的沙带,成了他少年回忆中难以逾越的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