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改变人类命运的发现,凝聚了多位诺奖得主的心血
1920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中性电荷的粒子组成。后者后来被命名为“中子”(neutron)。1931年,德国物理学家博特(WaltherBothe,1891-1957)和他的学生贝克尔(HerbertBecker,生卒年暂不可考)发现,钋衰变释放出的α粒子轰击铍、硼或锂时,会产生一种穿透力很强的辐射,这种辐射不受电场力作用。...
原子核和电子带正电和负电,电子为何没有被吸引坠落到原子核上?
随后,卢瑟福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惊人发现,对原子模型进行了革命性的修正。他提出,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而原子核却非常小且密集,电子不是静止在原子内部,而是围绕着这个微小的核在高速运动。这一行星模型的提出,不仅否定了汤姆逊的枣糕模型,也为后续的原子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卢瑟福的模型仍有其局限性。根据...
原子核碰撞的过程——核反应
国际上第一位对原子核研究进行变革的人是卢瑟福,1909年他利用放射性原子核210Po发射的α粒子轰击非常薄的金箔,发现了原子核。后来,在1919年,卢瑟福又利用α粒子轰击纯的氮气,不仅发现了质子,还产生了氧同位素17O,核反应式是14N+α→17O+质子。当然,17O的鉴别还是布兰克特在1925年完成的。1932年,查德威...
深层解读: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为何没有坠落到原子核?
不过后来物理学大佬卢瑟福发现并不是那回事,他通过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内部并不是实体,绝大部分空间都是虚空。既然是虚空,电子又会不断损失能量,理应该很快坠落到原子核上才对。但现实并非如此,电子并没有坠落到原子核上。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让当时的物理学界大佬们都很困惑,很苦恼。直到量子力学的问世...
核裂变的发现不是科学家能够接受或拒绝的浮士德式交易
核裂变的发现不是孤立的,是从科学知识的历史积淀中涌现出来的,况且,在科学发现中也不存在甄别道德好坏的过滤器。领导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制造第一批原子弹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科学中深层的内容被发现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用,而是因为它们能被发现。这是一个深刻而必然的真理。”为...
通往原子弹之路——原子群星闪耀时(一)
1934年10月22日,费米将装有放射性铍同位素(中子源)的银筒(银是轰击对象)放入石蜡中,发现银同位素的人工诱导放射性提高了100倍(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费米认为,中子穿过石蜡时候与石蜡中的质子(氢原子核)碰撞,失去一部分动能,使其速度减慢,这样,费米制造出了人工诱导放射性的一个重要诱发源一慢中子。此时另外几位科学家在英国和德国...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冒着毁灭世界的危险来拯救世界,结局如何?
就在欧洲的形势越来越乱的时候,1938年12月16日,德国的犹太科学家哈恩和特拉斯曼,他们在使用中子来轰击铀核时,惊奇地发现铀核在被撞击之后分裂成了若干个质量更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更多的中子,而这些中子会继续撞击其他的原子核,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一种持续释放巨大能量的链式反应。
“打开”原子核 探索同位素
从而证明了原子核可以再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核反应。不过,从原子核的电荷推测出的质子数与大部分原子的质量却对不上——大部分原子的质量都比其中的质子加电子重很多。与此同时,还发现一些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却具有不同的质量,因此卢瑟福猜测原子核内部还有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
电子带负电荷,原子带正电荷,为什么电子不会掉入原子核中?
(如上图)在量子力学诞生之前,物理学家们认为粒子的运动都是连续的,具体来说,卢瑟福行星结构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轨道是连续明确的。按照前面所说的行星模型,只要电子在绕原子核运行过程中不损失能量,就能够解释电子为什么不会掉进原子核这一事实。
电子真的是在绕原子核转吗?
卢瑟福的模型是有缺陷的,因为电子在作加速运动时势必释放电磁波,导致原子系统能量的下降,于是就出现两个结论:①其发射的光谱应当是连续的②电子最终会落到原子核上但这两个结论明显与实际相违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玻尔用量子化的思想,假设以下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