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寒食帖》: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那灰暗时刻留下的永恒的经典!
在黄州的艰辛岁月里,苏轼尽可能地把他的日子过好,遭受乌台诗案的打击后,劫后余生的苏轼,在黄州默默地蜕变,那浪声滚滚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前后赤壁赋,三大行书之一的《寒食帖》,清新隽永的《承天寺夜游》,苏轼成全了黄州,黄州也同时成全了苏轼,苏轼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而今天,...
坚决不出仕隐居乡野忙治学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考证称章詧“本闽人,迁于成都数世矣。”青城山是章詧晚年隐居地。文/图贾登荣中国的封建社会,读书人最憧憬的出路,似乎就是“学而优则仕”。仕者,为官也。不过,也有一些读书人不信奉这个教条,选择与众人迥然不同的读书道路:他们坚守书斋,孜孜不倦地刻苦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学...
940年前的那个夏天,苏轼王安石金陵之会发生了什么
在魏福明看来,王安石从倾向改造世俗社会转向追求个体生命,正是因为他隐居半山园,过着远离政治、远离尘世的田园生活,“金陵的山山水水,让王安石得以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达到宠辱皆忘的精神境界。”紫金山叁苏王相会两位文化巨匠共游钟山元丰七年(1084)七月,距今已有940年,苏轼与王安石在江宁(今南京)进行了一次...
苏轼王安石金陵之会发生了啥?
在魏福明看来,王安石从倾向改造世俗社会转向追求个体生命,正是因为他隐居半山园,过着远离政治、远离尘世的田园生活,“金陵的山山水水,让王安石得以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达到宠辱皆忘的精神境界。”苏王相会两位文化巨匠共游钟山元丰七年(1084)七月,距今已有940年,苏轼与王安石在江宁(今南京)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
读苏轼、游神州 | 跟着东坡游黄冈,一城山水满城诗!
因平生不仕,晚年来到红安归隐桃花店,过着草屋、素食,不与外界交往的隐居生活。这次,苏轼在桃花店住了五日,两人一起饮酒赋诗,抚琴论禅。苏轼在黄州任职的五年间,又两次到桃花镇陈季常住所,二人结伴游览了号称“淮南第一峰”的天台山,以及北面光山县境内的净居寺,并赋有《方山子传》诗文传于后世。
未来讲堂丨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在这里,他想到了古时在富春江边隐居不仕的严子陵(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严子陵名叫严光,与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少年时的同学,刘秀当皇帝后曾三次征召他入朝,严光却坚持不肯入仕,选择在富春江畔的群山之间终老。“算当年、虚老严陵”,苏轼认为,严光和皇帝一来一去的拉扯,更近似于“钓名”,而并非真正喜爱富春江的美景。“君臣一...
「惠州文脉·风物」葛洪与苏轼的“双向奔赴”:真契之交 隔代知音
”葛洪认为,无论为官还是隐居,都应以儒学作为治国的主导思想,以国事百姓事为先,护佑一方平安,为百姓做好事实事;唯有如此,官员、隐者和百姓,方能过上太平日子。葛洪与苏轼,爱民惠民、照拂百姓之举,相去千载,一脉相承。苏轼寓惠诗文带有浓郁的“葛洪情结”出于对葛洪的追慕,苏轼寓惠期间在自己的诗文里高...
王安石的最后时刻:宿敌苏轼、司马光做了什么丨新知
一则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王安石晚年隐居的状态。传闻,王安石有一天拄着手杖肚子游览山寺,道上看见几个游客在大声谈论文学和历史,王安石就坐在了他们旁边。过了很久,才有一个游客注意到他,不紧不慢地问:“您也会读书写字吗?”王安石听了就点了点头。这个游客又追问了王安石叫什么,王安石就拱手说:“我姓王,名安石。
苏轼28句旷达诗词:融注睿智人生哲理,读来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谁没有过如此这般的经历。看过去,历尽动波,望前途,凶险莫测。苏轼的作品总是融注着一些睿智的人生哲理,每每读来都令人心智大开,茅塞顿开。我们应从中领悟到做人不必太过于执著,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而应该超然旷达,随缘自娱。01...
【文史英华】苏轼与发小巢谷那些事‖邓敏
在完成这一托付之后,巢谷为避祸隐居江淮,匿其踪迹。苏轼泄露巢谷祖传秘方“圣散子”不久,巢谷听说老友苏轼被贬到黄州。元丰五年(1082)九月,他飘然千里前去黄州探望。此时,苏轼谪居黄州已快两年,在这里见到了老家来的第一人,而且是儿时的同窗伙伴,一家人自然高兴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