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笔记之一
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仁民自孝悌始。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此所谓孝悌是仁的根本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不孝的人不能交。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爱心,他可能爱别人吗?此话不无道理。朱熹在注释有子这段话时说,孝悌不是仁之本,是仁之一事,仁是孝悌之...
《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这段话的宗旨是说,孝悌是人的根本;孝悌是成为人的根本。人的生活由家庭延伸至社会。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人生意义的基本根据。一个人在家里能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敬兄爱弟,出了...
孔子五十岁的心思到底是什么?
《礼记·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论语·学而》亦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知天命,尽人事”,本末合一就是知行合一。天地人间:从《学而》到《尧曰》《学而》问的是四十岁之前,《尧曰》答的是五十岁之后;《学而》是中国人的终极三...
儒家仁爱推演的四个层面
????在孔子那里,孝悌是仁的根本。他说“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把孝亲作为仁爱的逻辑起点,然后通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类普遍情感来进行外推,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忠恕之道,把这种仁爱之心推至他人,使“人不独...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滋养中完善道德品格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君子致力于根本的确立,那就是孝悌之道,这是弘扬仁道的根本!《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孝悌是仁爱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家庭伦理的重要基石。孝悌之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家庭美德,发端于仁心善性,...
冯兵:朱熹论曾子 ——兼论朱熹的子学建构
若是前者,孝弟之道便成了比“仁”更为根本的道德范畴;若是后者,孝弟则是实践“仁”的起点和途径(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朱熹持后一种理解,他说:“为仁,犹曰行仁。”“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由此,反过来说,“得仁之深”的曾子在朱子眼中自然也就是一个力行孝道者。“...
字里行间 | 孝悌:孝悌何以为仁之本
先秦儒家极为重视孝悌,并将其作为“仁”的基础和根本,在儒家看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云:“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说以孝悌为本,之后逐步推广、延伸,最后实现兼爱众人,以此达到仁爱的境界。
古代礼仪:顿首. 孝悌. 家祭.民族的才是最好的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专访著名德育教育践行者金巧根:仁为道义舍我其谁?
记者:没错,有句话是这样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那么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想必大家都懂,我们也说到了,孝悌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有句话也说:“百善孝为先”,您是怎么样理解这样一句话的呢?金巧根:讲到这个的时候,我们必须解释三个字,第一个就是孝字他是怎么写的,这个字的上面是...
「学而篇·第二章」有爱,有家,有孝悌
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云说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孝敬父母,友爱兄长,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