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新刊丨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到《新青年》社旧址,唤醒新...
《新青年》杂志社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1920年底,陈独秀前往广州任职杂志社一并迁至广州就在广州越秀的昌兴街26、28号是《新青年》社旧址所在地今天,让我们回到100多年前在北京东城和广州越秀遇见《新青年》杂志社翻转手...
中国首家期刊博物馆9月7日在京开馆,收藏100多年前《新青年》创刊号
据了解,北京文景珍本期刊博物馆致力于期刊珍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收藏有100多年前的《新青年》创刊号原件等期刊珍稀版本3万多件,并设有“期刊时空隧道”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北京文景珍本期刊博物馆馆长严真友介绍说,未来,博物馆将将继续在期刊珍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和文创等方面发力,将其打...
东北抗联将领后人捐赠百年前《新青年》
东北抗联将领后人捐赠百年前《新青年》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近日,东北抗联将领宋国瑞之孙宋群向高密市的红高粱抗战馆捐赠了1917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宋国瑞之孙宋群据了解,宋国瑞(1905年-1933年)原名宋振邦,字祥斋,又名宋琦,高密市夏庄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密早期著名的共产党员之一;1926年7...
《新青年》如何唤醒新青年 | 特别报道
杨昌济在湖南一师任教时注意到了《新青年》的反孔思想,开始投稿,并向学生大力推荐这本杂志,因此毛泽东、蔡和森等湖南青年深受《新青年》的影响。毛泽东阅读了《新青年》之后,思想很早就受到了新思潮的猛烈冲击。据他同窗好友周世钊回忆:毛泽东“读韩文杜诗的兴趣降低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
讲座|《新青年》如何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急先锋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杂志在上海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一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杂志,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它对中国进步青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月3日下午,以“新青年”为主题的1925红色经典阅读沙龙举行,上海作家黄向辉在1925书局带领读者了解“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
盘点!2024年口碑青少年杂志, 把握孩子阅读的黄金10年!
蓝橡树推荐了那么多高品质的青少年杂志,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原版引进,还是中文原创,青少年杂志的质量越来越高,选择也越来越多(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科普类有天文、军事、博物等细分主题,人文社科类有哲学、新闻、文学、历史等选择,满足孩子多样化的兴趣和需求。从专才到通才,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本杂志。
《新青年》唤醒新青年
《新青年》唤醒新青年《新青年》(LAJEUNESSE),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由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发行。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新青年》,长25.3厘米,宽18.5厘米,厚0.5厘米。从封面上可以看到,改刊后的《新青年》有陈独秀号召青年做“新...
与城市共成长,今日青年之“新”这般模样
与城市共成长,今日青年之“新”这般模样百余年前,《青年杂志》一纸发刊词振聋发聩,于1915年的上海平地惊雷。陈独秀言之切切:“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次年8月,《晨钟报》创刊,李大钊的发刊词同样掷地有声,其言青年“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
风云际会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 - 启明晨星--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开始,因为《青年杂志》没有名气,基本都是陈独秀一个人在写稿。后来因为杂志名字侵权,停刊一段时间,1916年9月才改名《新青年》。为了打开销路,陈独秀请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帮忙四处求稿。汪孟邹想起在美国留学的小老乡胡适,此人学问不浅,不妨请他为杂志写稿。《新青年》出第一期,汪孟邹就赶紧给胡适寄了一本,并附...
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丨重温故纸香 了解中国期刊文化
在《新青年》旁边,还放着《青年杂志》创刊号和《新青年(季刊)》创刊号原件,李纪从介绍,这是为了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新青年》创刊前后这段历史,以及这份中国最早介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刊物。《求是》创刊号展柜馆内还展示了从民国九年到现在不同时期、不同主办单位的12种《求是》期刊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