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弥陀寺:始建于北宋初年,供奉理学大师朱熹
衢州弥陀寺:始建于北宋初年,供奉理学大师朱熹在柯城区新马路17号,有座弥陀寺。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今遗存建筑为清末建造。据明弘治《衢州府志》载:“弥陀寺在府北九十步。宋开宝三年建。元毁,洪武初建。”北宋开宝三年(970),通判朱惟和舍宅创建寺庙,元代中期被毁。至明洪武初年,皇族朱文七捐资...
九江文史 | 朱熹与黄庭坚
是的,朱熹和黄庭坚,一个是南宋人,一个是北宋人;一个出生在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一个生长在幕阜山中的洪州分宁县。黄庭坚逝世25年后,朱熹才出生。他们之间相差85岁,不存在交集,但把他们放在一块来说,这要从黄庭坚的一幅草书作品说起。宋黄庭坚临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黄庭坚是中国最...
东西问·武夷论坛丨劳悦强:穿上时代“新衣”的孔子,是朱熹吗?
劳悦强:从1313年开始,元朝“专立德行明经科”,恢复科举,以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等大儒注解的《四书》为主要考试内容。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其实很多人是通过朱熹的注释去认识孔孟儒学的。2010年10月22日,《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福建武夷山举行。张丽君摄16世纪末,利玛窦在《天学实...
一句话打破朱熹认知,大儒朱熹的“博士导师”究竟是谁?
此时,对北宋理学有所开悟的朱熹,下定决心要向李侗进一步求教。绍兴二十八年正月,同安任职期满后,朱熹满怀诚意,从家中徒步三百多里到达南剑州,正式拜李侗为师。这一年朱熹29岁,李侗66岁。与上一次见面完全不同,这次朱熹的领悟特别深刻。清华大学教授陈来“李侗那个时候就已经非常看重朱熹了,他说‘元晦进学...
程颐、朱熹眼里的科举
程颐、朱熹眼里的科举转自:光明日报????科举是我国自隋代产生,直至清光绪三十年结束,主导了中国近一千四百年时间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即使是在贵族官绅阶层,科举也仍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对于寒门士子而言,科举几乎更是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与机会。因此,科举可以说是传统...
朱熹读书著述“中和”之道
朱熹深受北宋“疑风”的影响,他遍疑群经,挑战经典权威,提倡自由解读(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只是此前人们往往单一看待朱熹对经典的传承与发展,而忽视朱熹既尊重经典传承又注重义理创新的态度和思路。这可从朱熹秉持的三种读书著述的“中和”之道来认识。一是秉持“质疑”与“阙疑”的中和。朱熹对《诗经》《尚书》《周礼》等经文及经文语...
为何南宋君臣认为:北宋亡于王安石?宋高宗如何让王安石“背锅”?
南宋初年,“元祐党人”及其子弟和支持者重新获得重用,他们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仍然将北宋后期的党争带到了南宋的政治舞台。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追究北宋灭亡的责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北宋虽亡于蔡京、王黼等“变法派”之手,但他们皆以遵行新法为号召,而熙宁变法的倡导者是王安石,因而北宋灭亡的原因是变法,罪魁祸首...
朱熹《近思录》及其民本情怀
成书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的《近思录》十四卷,是朱熹与浙东大儒吕祖谦在建阳寒泉精舍共同编纂的一部理学入门书,也是我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哲学文章选集。淳熙二年四月,朱、吕二人相聚于寒泉精舍。他们共同研读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位理学大师的著作,深感四子所著博大精深,初学者难以把握,因而选取四子的《...
为什么积贫积弱的北宋,在文化上却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互联网上曾有过穿越意向的调查,宋朝也是遥遥领先的选择,除了对饮食服饰等的着迷,更重要的是渴望去亲见一下那些教科书上的风流人物,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朱熹、李清照、岳飞、辛弃疾……那么何以宋代文化能成为华夏文化发展历程的一座高峰,何以宋代能成为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北大哲学系的杨立华教授从王夫之的《宋...
屈原所言的“兰”是我们所说的“兰花”吗?——中国兰花起源考
“今兰”与“古兰”,即“兰草”与“兰花”分属不同纲目、科属,差别十分鲜明,在“古今兰之争”最初出现的宋朝人们就有十分明确的描述。朱熹《楚辞辨证》:“大抵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而为佩。若今之所谓兰蕙,则其花虽香,而叶乃无气,其香虽美而质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