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王阳明17岁时拜见了吴与弼的门人娄谅,娄谅送给他一句话,后来成为造就王阳明关键的东西,就是“圣人必可学而至”,圣人的境界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抵达的。史学家黄宗羲讲王阳明,重要的一句话:王阳明给后来人开了一条“作圣之路”。直至今天,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学说,500年后的我们读来,仍然...
冈田武彦: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因为朱子的“知行二分”说是基于理性主义的,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基于感性主义的。也即,就朱子学的立场而言,感觉到一念发动之时,尚未付诸实践,所以这是“知”,而非“行”;而与此针锋相对的是,王阳明认为这是“行”,因为意念与知觉、好恶与知觉本就是合为一体的,是无法分开的。在此,我们无暇详细讨论...
王阳明与象祠的故事
虽然王阳明直到1521年才提出“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但理论界普遍认为《象祠记》中包含着“致良知”思想的萌芽,因此,可以说《象祠记》是“致良知”学说的理论前奏。历史烟云中的象祠象祠究竟建于何时,因年代久远,难以稽考。象既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从《象祠记》中“有鼻之祀,...
理论同期声丨良知,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国际儒联荣誉顾问吴光在...
王阳明的学说自成一家,其学被称为王学、阳明学、阳明心学、阳明良知心学等。当代应该对王阳明的学说如何定位?我认为,所谓阳明学,就是由王阳明所奠基、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形成于明代中叶、兴盛于明末、转型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复兴于当代的良知心学。这个良知心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
与作家梁鸿共探宁波文脉:城市如何在文化传承中培育力量
500年前,王阳明在为弟子讲述“致良知”“心外无物”等心学理念。500余年后,作为圣人的家乡人,陈妍又在为游客讲解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发挥自己的文化传播价值,为更多人带来“知行合一”的故事。她说,“感觉自己在向阳明先生靠近,每天都在做着他喜欢的传播文化的工作”。从更深的视角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文脉在时间...
东西问|陈士银:明代儒学对今天世界启迪几何?
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出现奸佞小人?这就不能单讲良知,还需“致良知”(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一直都在,只是后天受到昏蔽,迷失本心。如果说程朱理学还带有浓郁的知识精英的色彩,那么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则呈现出强烈的打通士庶藩篱的趋向。无论是知识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百姓,只要能致良知,就能找回本心,乃至成圣成贤。
儒家思想绵延千年,在明朝出现新的变化——王阳明重新阐释儒学
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心学家王阳明,直接提出了“心外无物”和“致良知”的思想,他认为传统的纲常伦理,应该内化于广大民众之心。这种礼治尊卑思想,应该成为人们心中潜移默化的一种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所谓“三纲五常”,其实应该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思想和品质。
王阳明说的致良知其实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很多人理解错了!
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是在“四句教”的基础之上结合认识论、本体论、修养伦的研究提出来的,因此理解“四句教”是理解“致良知”思想的关键。实际上,王阳明曾提出将宇宙内在统一性看作是一个能动统一体,认为世间万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是这个能动统一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能动统一体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
短史记|王阳明为何无法成为“明朝的马丁·路德”?
明人沈俊绘制的王阳明像一般儒士能够通过修身以立德,在官场上取得成绩以立功,创建学说以立言,很少能三者兼备。王阳明实现了这一点,堪称完美。兵乱之后,王学又有新的发展,集中在“致良知”理论上,即一切学问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良知,人人心中皆有良知,而知行合一便是将良知推广到其他事物之上,从而实现儒家理想世界。
王阳明心学真的是佛家思想的演变吗,心学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知道,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在48岁时,对心学思想的总结升华后,才正式提出的,是阳明心学理论的高阶阶段。阳明先生在五十岁以后专弘“致良知”一说。他慨叹道:致良知三字,真圣门(即儒门)正法眼藏;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生中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