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后一句解读:揭示《道德经》核心思想的关键
我读道德经,其实也已经有很多很多遍,最后有一次,当我读到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老子早就已经给道德经做了一个类似于中心思想的归纳。老子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讲了什么呢?只有八个字: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那么从道德经最后的这八个字,就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其实还是要“为”的,所谓的“无...
道德经中的“道生一”,真是老子说的吗?战国楚简改写认知
也就是说,楚简版《道德经》中就是没有“道生一”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考证发现楚简《道德经》,最可能是春秋老子的原著,传世《道德经》是战国人士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删之后的版本。换言之,老子没有说过“道生一”,这是后人提出的。上个世纪70年代,在马王堆汉墓中,专家挖出一部帛书《道德经》,年代为西汉初期...
《道德经》里的修身之道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德经》修身之道的基本主张,是老子告诉世人的一种最根本的修身养性心法,是调养自我内心、使之与道合一的主要方法。老子提倡首先要“致虚极”,即主张人要力图达到一种极致“虚空”的状态,也就是说让人的内心保持在一种接近无欲望牵绊的状态,然后“守静笃”,才可使人笃守安静、清静...
跨越千年的《道德经》,为何成为汉译最多的中国典籍?
《道德经》一书向西方世界的传播,最早由来华传教士开始,他们将《道德经》翻译成拉丁文译本,传往欧洲及世界各地。19世纪,法国汉学家雷慕莎将“道”阐释为希腊语中的“罗格斯”;雷慕莎的学生儒莲于1841年完成了第一部带有注释的法译本《道德经》;1868年,第一个英译本《道德经》出现。随着1972年帛书《老子》甲...
《道德经》真的不提努力吗?老子的高级生活智慧,颠覆你的认知!
努力的另一面:内在修炼与外在和谐虽然《道德经》未直接提及“努力”,但其字里行间却处处透露出对个人修养、心灵净化的重视。老子认为,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积累,而非盲目的外在奋斗。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柔和、包容、无私,恰是对个人应如何“...
背《道德经》免费游老子故里旅游区!
本台讯为更好推广《道德经》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鹿邑县老子故里旅游区开展背诵《道德经》减免门票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老子思想的魅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活动时间:2024年4月10日—2024年12月31日活动地点:老子故里明道宫景区、太清宫景区活动内容:1.背诵内容为《道德经》的任意章节,游客可自由选择。2.游客需在指定...
《道德经》如何带领老子思想走向海外?
自唐代玄奘译《道德经》为梵文始,老子思想逐渐走向海外。近世以来,东西方文化交往深化,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发展,老子思想的域外传播方兴未艾。在人文社科领域,德国哲学家尼采、康德、黑格尔和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美国哲学家杜兰特等都谈及老子思想;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美国化学家夏普利...
为什么读《老子》要结合马王堆汉墓帛书本
《老子道德经》一书是战国初年的作品,先秦时代之《庄》、《列》、《韩非》、《吕览》等书皆有征引。《汉志》所载邻氏《老子经传》、傅氏《老子经说》、徐氏《老子经说》,均早已不传;帛书《老子》甲、乙本,皆为汉初遗物,是目前所见《老子》最早的古本。勘校此书的目的,只求依据帛书《老子》甲、乙本勘正...
这个人竟然敢重编《道德经》?
《新道德经》是重构的《道德经》,五千言一字不少,但文本全新。重编《道德经》,钱宁用了近三年,在他看来,像是与老子对话了三年,亲近感油然而生。所以,眼看书将出版,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得去拜一拜老子。《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经典,天道人道,治国治家,无所不包,它蕴含开启自然的密码,但因为文字极简,思想玄妙...
老子哲学构成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基因的成分
老子《道德经》中,有为数不少的词语,以老子之语、老子之哲思,以其高度、深邃的思想性,以及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长期的研习、使用和传播过程中,进入中华民族的小传统之中,成为人们习用的、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成语、谚语,被广泛地运用,进入日常思想与情感交流的语境之中,进入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基因之中,成为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