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能不能投稿期刊?
例如,有一个案例是有人在硕士毕业10年后发现并举报了一篇论文剽窃他人硕士毕业论文且高度相似、几乎一字未改的情况。过去的观点认为,毕业论文作为学术成果上网应视为公开发表,作者不应该将该论文重复发表在期刊上,这一观点在现实中的体现就是知网在2022年6月前的查重系统中会把毕业论文的重新投稿视为自我...
专家建议:取消论文盲审
据报道,北京某医科院校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在第一次盲审时被盲审专家给了12分,作者第二次盲审时将关键词改为了神经系统肿瘤相关,最终盲审结果为94分。同时,匿名评审的评价结果更具主观性。今年5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一教授在社交媒体发文,声称他学生的博士论文遭到匿名评审专家“恶意评审”,引发广泛关注。截图自新浪微...
研究生论文盲审俩分数相差34分不让答辩,导师怒发朋友圈:离谱至极!
比如,有的高校规定只要论文及格了,学生就可以参加答辩,不及格的话还可以申请增评或者修改后参加二审;有的学校二审及格就过关,有的要75分才能过关;而有的高校规定论文只要被评为D等,学生就没有了申请复审的资格,只能坐等延毕;有的学校规定学生不满盲审成绩可以申诉,但之后必须得双A才能参加答辩。挺复杂的。其实不管...
被学位论文盲审“误判”卡住的硕博生
刘琦告诉记者,他的第一次盲审结果分别是78分、69分和12分。他认为大概率是匹配到了基础医学领域的专家,并进一步解释称,如果论文关键词选择得过小,很可能会匹配不到同领域的盲审专家,后面就很容易会落到相对更宽泛的基础领域里,产生错配。刘琦发给记者的那位给出12分的专家的具体意见显示,该专家认为论文写作...
论文盲审争议延宕:“华中乡土派”贺雪峰回应“贼喊捉贼”,安大...
近日,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一篇题为《“恶意评审”如何评价和运用?基于武汉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评审意见的分析》的文章引发学界和社会舆论对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匿名评审制度)的关注。讨论过程中,“华中乡土派”再度引起舆论注意。其中,一篇题为《贼喊捉贼?“恶意评审”背后的更大真相——华中乡土学派炼成记...
不可缺失又害怕失控:尴尬的学位论文盲审
01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学生的博士论文遭到匿名评审专家的恶意评审,引发关注(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02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在学术界广泛存在,但并非所有国内导师都能坚持学术标准,可能导致研究生无法按期毕业。03由于盲审制度的存在,师生和院系需要重视,努力做研究和修改论文,同时院系要做好内部预审和预答辩工作。
是“恶意评审”还是“贼喊捉贼”?对文科博士论文评审的反思
究其原因,可能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位论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于是压力逐级传导。教育主管部门规定60分及格,而到了学校就会“层层加码”,规定70分及格;到了学院则进一步“层层加码”,规定必须75分乃至80分才可以通过。电影《美丽心灵》(ABeautifulMind,2001)剧照。
985博士论文遭“恶意评审”影响重大,教授为其鸣不平!
不同盲审专家给出的结果差距甚大案例1:有的专家给A或90多分,有的专家给D或不及格。对于论文的创新性,评审意见呈现出极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其创新性极高,而有的则认为毫无新意。同样,关于研究路径和结构,有的专家认为它们清晰且逻辑性强,而有的则认为它们混乱且不明确。这就导致不同的评阅结果——同意...
他们自己写的毕业论文,被认定长着一张AI的脸
林天乐学校要求,AI率要低于30%。超过这个比例,论文盲审不能通过,就无法毕业。他上传论文后,查出来的结果是37%。林天乐表示,标成AI的那些内容,都是他自己写的。在这之前,他已经在知网上查过一遍,查出来的重复率是百分之零,所以他对自己的论文比较放心。直到要交初稿的当天,老师建议他再加新的内容进去,他又...
武大教授发文称博士弟子论文遭“恶意评审”,学院:已知晓并介入
让吕德文“鸣不平”的这篇博士论文题目是《县域社会中的商人群体及其经营行为——基于阳县的田野调查》。他所引述的匿名评审意见对这篇博士论文的总体评价是:不合格,不同意答辩。其中,评审意见否定了该论文的选题,认为“商人涉及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经营类型,选择一个细分行业进行研究就不容易了,还覆盖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