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长老示寂 | 佛教传入美国的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1、用积极的“因果论”代替消极的“宿命论”;2、用理性客观的“无神论”代替神秘威权的“有神论”。佛陀是人而不是神,是出家修行的王子,是觉悟的寻道者;3、“缘起论”代替“虚无论”。反对虚无主义;4、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主张人人皆可成佛。是一种最深沉的人道主义;5、以“苦”为起点,揭示“生老病...
【文化长廊】我与佛教文化之缘
我开始理解,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的主流,佛教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毕业时,我提交的硕士毕业论文是《试论佛经说理艺术对新闻评论写作的借鉴》。主要研究内容是佛经的说理艺术,与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说理...
江西这处 “道教圣地”,有着结庐练丹的传说,外地游客却不多
佛教主张“缘起论”,认为诸法因缘而生,四大菩萨各有各的道场。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有着"东南第一山"的美称;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杭州,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也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云雾缭绕、佛光普照,犹如仙境。道教也有自己的道...
佛教本是印度产物,为何在当地几近消亡,却在中国“香火旺盛”?
此时的佛教先是融入了儒家所提倡的孝道,因此有“周礼即佛教,佛教即周礼”一说,而后又吸收了道教清净无为的思想,完成了中国本土化,很好的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北朝时佛教已然遍布全国,佛教徒数增加数量很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一诗中的“四百八十寺”足以让我们清晰地了解...
陈红兵:佛教讨论俗谛的目的是为顺应世俗
导语:佛教顺应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及人的不同根性,宣传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从不同的角度言说真理的两个层面--俗谛和真谛。本文作者陈红兵认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应该是以佛教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以缘起论的整体论、无我论、生命观、慈悲观、净土观为基本内容的。需要在这一理论体系基础上,不断挖掘佛教生态文化观念...
宗教理念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如佛教的“缘起论”强调万物一体,“无情有性”说强调万物都有佛性,“众生平等”说倡导尊重生命、戒杀放生;伊斯兰教倡导改造自然而又顺应自然、爱惜事物而又合理开发自然的理念;道教提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主张,体现了尊重自然、爱惜生命、保护环境的生态文化理念……丰富的宗教生态关怀理念,值得我们借鉴(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尤其...
所有与现代文明有关的事情都是基督教做的吗?
佛教里有五明。“明”就是学问、学科,是古印度的五门学科,概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体系。五明分为: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大乘庄严经论》卷五云:“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声明,即声韵、语言、语法之学,研究语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构成的学问。义净说“西方”6岁童子开始学《悉谈章...
扎巴谢珠:卓尼禅定寺的一代高僧
以前在禅定寺时,对杰仲仁波且所讲菩提道教言虽然听不太懂,还是坚持听完了。在桑波坚赞大师前听闻菩提道教言及本尊大修法教言等,而今部分已忘了。在东科尔夏仲前听闻文殊言教,在绒普大师香曲米拉前听闻前辈班禅文集、集经及金刚经、现观庄严论、入行论、中观理聚六论等的教言,在贤哲阿旺宗哲前听闻胜乐五尊、...
我国宗教中国化 路在何方?
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谈到,“佛教传入中国,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曾经和中国文化产生过激烈冲突,如出家修行与儒家忠孝思想、个体生命观与群体生命观、佛教缘起论与道家自然论等之间都存在着冲突”。但是佛教调和与中国本土社会和文化的矛盾,最终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实现了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融合,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
早期佛教思想主要是四谛——“苦、集、灭、道”,部派佛教内容就丰富起来了,到大乘佛教就讲“缘起性空”。研究它的思想逻辑与历史发展,是研究佛教的重要方法。还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佛教理论包括人生论、心性论等等,内容很多,要把其中不同的元素进行分解,分解了以后进行深入地研究,然后再加以综合。这对于了解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