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转型的五条核心路径
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需不断深化,同时构建推动能源转型的法律制度体系能源转型的顺利推进,必须有能源体制机制的改革作为保障。从能源法律制定和修订看,化石能源主导时期建立的能源法律法规标准已难以满足能源转型的需要,要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相匹配的能源法律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法律义务、制定奖惩措施。从能源市场...
柯达| 虚拟货币“禁止式”监管:法理反思与制度优化 | 华东政法...
虚拟货币相关交易被视为《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的“非法金融”活动,从而使禁止式监管获得了上位法支持。然而,禁止式监管作为一种具有阻断效果的融合监管模式,对监管部门识别科技创新真伪、权衡创新的长期愿景与短期破坏之间的冲突提出了极大挑战,应予以慎用。同时,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决定了监管的权责边界,但既...
孙建伟:新型总有关系下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逻辑 | 政法论坛202404
考察总有制度的起源与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所有权可以在作为完整实体的团体法人和作为其构成性来源的成员之间共存并进行权能分割,相应的财产权制度及法律效果可以因地制宜进行本土化演进,以有效解决团体身份封闭性与财产价值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总有制度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将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转型而逐渐走向消亡,但在当前阶段作...
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良好法治基础的重大举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马正平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有利于以立法的方式促进宪法实施,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
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科学阐述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特点优势、...
《中国应用法学》2024年第5期目录|犯罪|刑法|法院|轻罪|民事诉讼...
摘要: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理是一种普遍且令人困惑的法律实践(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传统刑罚理论就此思考不多。根据报应主义、功利主义和政治证成理论,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理的依据在于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在基于特殊身份的从宽处理之外,存在基于认罪的有条件从宽处理,如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条件从宽处理的道德依据在...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推动涉外刑事法治实施机制建设
引渡是国际执法司法合作中一种正式的、法律制度完备的追逃手段,也是主权色彩浓厚且复杂的合作形式。外交部条法司三处处长史晓斌指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目前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国际惯例、具有中国特色的引渡体系。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引渡的重要性会在追逃方面更加突出。因此,引渡制度中存在的很多实体和程序问题需要深...
孙佑海|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门立法研究
“新质生产力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充分发挥新型劳动者潜能的人才引进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和薪酬保障制度;有效保护以数据财产权利为中心的新型生产资料的法律制度;有力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充分激发劳动者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法律制度;推进形成改造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力的法律制度。同时,抓紧制定、修订其他...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新质特征和理论要素
以创新创造者为主体的新质劳动者、以智能工具为主体的新质劳动资料以及具备更高级资源形态的新质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构成要素。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重点在于在法律法规层面营造更加公平、开放和竞争性的生产力发展环境,在科技体制层面构建更加开放、灵活和高效的创新体系,在经济体制层面完善促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