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 邮政的变迁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黑龙江邮政的故事,是一幅跨越时代的画卷。新中国建国初期,黑龙江逐渐增设自行车邮路,是自行车铃声清脆的序章——1951年,71条自行车邮路穿梭于黑土地,编织起1919公里的绿色信使之网。邮政人员骑着自行车送报纸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上世纪60年代末,摩托车轰鸣声中,邮政服务加速升级。1978年,全省推行摩...
马班邮路消失了,但王顺友的精神留下来了
马班邮路消失了,但王顺友的精神留下来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诗歌《从前慢》中,诗人木心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追溯了上世纪许多人心中的那段回忆——亲友间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见不上一面,邮递员把一封封家书、一张张包裹单,送到千家万户。“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
逝者丨高原信使王顺友:站在“马班邮路”尽头的那个人
王顺友走的这条邮路原本属于他的父亲王友才。那时候,王友才要背着四五十斤的报纸和邮件,从木里县城赶到倮波乡。20世纪60年代,路上的邮差们多了一个伙伴:马儿。后来,这条邮路有了个新名字:“马班邮路”。最多的时候,木里全县有15条马班邮路,单程长达2303公里。1985年冬天,王友才结束了30年的马班邮路生涯...
“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策划丨最美劳动者 最可爱的人
沿边防邮路向格达良边境派出所行进,能看到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以前从阿图什市到格达良边境派出所,走的就是这条路。”艾尔肯打开话匣子,说起那条曾无数次走过的路,“没有路标,一到冰雪大风天气就辨不清方向,上不了路”“好不容易熬到开春,山上积雪融化了,又容易赶上泥石流”“那时候送趟邮件,是要看老天...
怎么还没人曝光中国邮政“真面目”?
在80后的童年记忆里,有着共同的清脆车铃声。晨间镇上的薄雾还未完全消散,单车已经摇摇摆摆穿梭在阡陌小巷,有身穿绿色制服的邮差投下一封封远方来信,余温犹带,纸短情长。木心说,从前的日色过得慢。车马邮件都慢。那邮政的墨绿,也曾蜿蜒在祖国的大陆,串联起多少中国人中国事,那生生不息又望眼欲穿的深情。
“他来了,好消息就来了”
罗文忠记得那是1994年,从村里去县城念书的路上,他在山里第一次碰到王顺友(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从家去学校,要翻山越岭走上两天时间。他与同学结伴而行,途中爬到一处很高的山梁后停下歇脚。不远处传来一阵马铃声,晒得黝黑的王顺友牵马赶来。“你们要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去县城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