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縻和改土归流的本质,汉代经略岭南之险,与伏波将军马援的功业
本质上讲,羁縻制度是郡县制在扩张过程中,遭遇了巨大阻力后的一次改良,其模仿的对象就是分封制。设立初郡,最高长官由皇帝委派,不就是“替其酋长”?沿用当地习俗,“因其故俗而治”,不就是“不改其俗”?从结果上看,羁縻制度确实是有效的,岭南地区最终成功融入了汉帝国的版图。不过个人观点,羁縻同样也是低效...
羁縻制度出现于秦汉,历朝历代均有改土归流,元朝后规模逐步扩大
羁縻制度逐渐发展为土司制度,简单说就是土官制土民,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实际上是间接统治,也因此很多朝廷的政策,就难以在这些地区贯彻下去,而一些土司,对内压迫少数民族同胞,对外反抗中央王朝。于是统治阶层就开始尝试彻底改变这些弊病,将原来的土司统治的区域改变为府,州,县,在一些土司死后,没有子嗣接班,就...
僧人也能做官?明代僧官,及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僧官制度是怎样的
僧官制度是由古代世俗帝制政府任命僧人担任官职、管理一定行政区域内佛教事务而形成的管理体系。它主要包括:僧官机构的建立和职员设置、官员的选任和行使职权、管理运作流程、配套政策规章。历史上,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中国后,能逐渐植根立足,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古代三大宗教思想流派之一,而且无论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古代湘西的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你了解多少?
这表明湘西隋唐时期实行的是州县制度。唐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制度,但因为溪州铜柱有“中古渐尔羁縻”的铭文,故普遍认为湘西在此时实行羁縻制度。其实玄宗时在西南设羁糜州36,县137,后州数增至92,溪州及所辖各县不在此例。五湘西土司制度始于五代,发展于宋,完备于元、明,终止于清,历经后梁、后唐、后晋、...
胡箫白 | “真番不多,汉居其半”:明代中后期川西北地区的跨境流动...
15世纪前中期,朝贡制度是明廷稳定西部边防、羁縻川西北番众的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四夷来朝的过度发展也给明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负担。非但来朝使团人数激增,明廷疲于应付,“宣德、正统间,番僧入贡不过三、四十人。景泰间,起数渐多,然亦不过三百人。天顺间遂至二三千人。及今前后,络绎不绝,赏赐不赀,而...
从原地“开挖”到千里之外“走亲戚”,贵州考古在搞啥?
土司制度,是从秦汉时期的“羁縻制度”发展而来(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元代以前他们叫“土官”,元代正式命名“土司”。“土司制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古代版的“一国两制”,是中国独有的土司文化。贵州是土司制度核心区域中的“核心”,拥有丰富的土司遗存。土司制度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贵州的土司制度从元代开始,明代结束。是西南地区...
吕文利:论清代边疆治理
从入关后与西藏的接触,到一步步与时俱进的制度设计,可以看出清廷对西藏管理思想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从羁縻制度到直接管辖,而直接管辖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设置驻藏大臣及其权力的不断扩大,说明了清廷在西藏的制度探索以及不断加强统治的决心。驻藏大臣、达赖喇嘛的分权以及噶厦制的设立,也是乾隆皇帝“众建以分其势...
杨璐璐|论风险社会视域下预防性个人信息行政公益诉讼的建立
为规制个人信息风险,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个人信息基本权之制度性保障而存在。具体而言,立法者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双重职责,来履行国家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然而,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不足以控制个人信息风险,而且即便个人信息的社会性与公共性特征为个人信息保护和行政公益诉讼架起了联结点,但侧重事后救济的...
元明皇帝青睐的土司,为什么被雍正嫌弃——《木府风云》背后的改土...
土司制度的前身是羁縻政策。“羁縻”的本意,在于朝廷掌握要害,任命当地土著首领,宽松但有效地控制边疆及民族地区。▲唐宋泸属东部羁縻州县分布图。(图片来源: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派重臣赛典赤在云南建行省,并仿照南宋治理广西的办法,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官。这一政策,在云南迅速收到...
孙竞昊:明清地方与国家视域中的“海洋”
市舶司的职能在于“掌海外诸蕃朝贡市易之事,辨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羁縻诸蕃的政治目的压倒一切,无论太祖还是成祖,除对贡物回之以价值数倍、数十倍的赏赐外,经常对使节附带货物免税。但太祖时期市舶司极为短命,朝贡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小。同时,私人海外贸易则被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