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苏东坡的弟弟是啥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不久后,便迎来了科举考试,苏轼苏辙两人均一举中第,这又是一件轰动京城的大事。自此“父子三探花”的美誉在开封流传甚广。苏家两兄弟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他们希望能够稳扎稳打,在朝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天下苍生的幸福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可惜好景不长,两人过了几年的安稳日子后...
苏东坡的最后一年|苏轼|苏辙|嘉佑|王安石|欧阳修|宋徽宗|苏东坡...
说起来非常神奇,蒋之奇与苏轼之间的缘分仿佛是冥冥中上天注定:34年前的天圣元年(1023年),苏轼的二伯父、也就是苏洵之兄苏涣赴成都参加那年乡试。当时的主考官叫蒋堂(字希鲁),对苏涣递交的程文大加赞赏,称本科乡试“第一人无以易子”。这位蒋堂,便是蒋之奇的叔叔,当时他已在蜀地为官多年,历任眉州通判、益州知州...
历史上骨肉情深的感人瞬间(六)|苏轼、苏辙兄弟手足情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年龄相近,受乃父苏洵教诲,感情和睦,相亲相爱,相互劝勉,相互激励,相知相随,相互敬重。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评价兄弟:“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而苏辙则对兄长始终充满敬意,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
从蜀道走向世界 眉山学子苏轼进京“考公”走的哪条路?
谁知六年之后(1066),五十八岁的苏洵病逝于京师,苏轼兄弟在六月送父亲魂归故里。苏轼他们仍由三峡取水道入川,经泗州、洪泽、樊口、石首、江陵,溯长江而上。这次返蜀因走水路,又扶着苏洵灵柩,苏轼等人走了十个月才回到眉山。而苏轼、苏辙再度出蜀则是在熙宁元年(1068)十月,两兄弟守孝完后,再次奔赴蜀道,离眉赴...
文化中国行丨遇见三苏祠 聆听“一门三杰”背后点滴故事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研究员徐丽:三苏父子无论是他们的人,还是他们的文,都值得后世所敬仰,他们的魅力是千年的。我们学习三苏,来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去感受我们千年的历史。“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人们景仰苏东坡,赞誉他的才情横溢,更敬佩其淳厚家风。苏轼兄弟幼时顽皮,喜欢逗玩在低树...
塔山史话|这位象山县令,苏轼也是他的好友!
苏轼像在当时众多朋友中,林旦和哥哥林希与苏轼、苏辙兄弟都是好朋友,交情很深,林希曾为苏轼写过一副对联:“父子以文章冠世,迈渊、云、司马之才;兄弟以方正决科,冠晁、董、公孙之对(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苏轼也为林旦写过《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二首》诗。嘉祐六年(1061),苏轼早于林旦外放陕西任风翔...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旷达之旅
眉山:一门父子三词客四川眉山是苏轼出生地,今有三苏祠,是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的故居。据说为了培养苏轼兄弟,苏洵颇费了一番苦心。他不是逼迫孩子读书,而是在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故意躲在旁边偷偷看书。当这两个孩子跑来问他在干什么时,他故意把书藏了起来,脸上还做出不愿意让他们知道的表情。苏轼和苏...
生于四川的苏轼为何葬于河南?家族后人又去了何方?
苏轼(字东坡)苏辙(字子由)葬在河南郏县早已是不刊之论。苏轼兄弟祖籍四川眉山,按照中国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苏轼兄弟也应在去世后回归故里,那么苏轼兄弟为何会葬在平顶山郏县?他们的后代又流向何处?宋代及宋代以后历经近千年变迁,政局动荡,关于三苏后人(“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记载并不全面,除了口耳...
苏轼的五次赤壁之游,以及前后《赤壁赋》的主旨
王粲歌中遥不可及的美人,既指生死永隔的故人应玚和刘桢,也指分散在异地不能相见的兄弟如白马王曹彪等。乌台诗案,很多人受到苏轼的牵连,其中与他关系最亲近的王晋卿和王定国,受处罚最严重,一个被削除所有官爵,一个被流放到宾州。弟弟苏辙也被贬官到筠州。他此时的处境,和遭受猜忌的曹植颇为相似。赋中怀念的美人...
生于四川逝于江苏的苏轼,为何却葬于河南
苏轼从被贬谪的海南被召回朝,由于旨意准许他自行选择去处,所以一开始是计划去颍昌(河南许昌)跟正在那里的弟弟苏辙会合,“老兄弟相守过此生矣”。但他刚要动身,朝局又起变化,护着苏轼的神宗皇后向太后过世,苏轼不得已前往长子苏迈和次子苏迨(dài)一直居住的江苏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