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宝患罕见病,脖子上长拳头大“肿瘤”,专家微创介入手术“阻断...
刘新献介绍,卡梅综合征表现为巨大血管瘤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多发病于婴幼儿群体,病情进展快而凶险,如果不及时治疗,肿瘤将不断消耗血小板,可能导致患儿全身出血,危及生命。病变部位主要见于颈部、躯干和四肢的皮下组织,也可以发生在内脏和骨骼。他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青紫、瘀斑或者肿块,要...
典型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什么
核心提示:典型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一种以微血管内凝血、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典型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的补体旁路异常活化,引起循环中C3裂解产物增多,进而诱发炎症反应典型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一种以微血管内凝血、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典...
简单形态学助力临床罕见病的诊断——一例MYH9相关疾病患者确诊历程
MYH9-R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编码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nonmusclemyosinheavychainⅡA,NMMHC-ⅡA)的MYH9基因突变所致[1-2],临床常表现为先天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中性粒细胞蓝色包涵体三联征,可伴或不伴有肝、肾、眼耳等器官受累[3-4]。
儿童血小板减少?小身体里的大“危机”
在确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前,需要先排除的疾病分为血小板生成减少类(包括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髓侵犯、感染、营养性造血原料缺乏以及抗体攻击骨髓造血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破坏增多类(包括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为代表的遗传性免疫...
手脚麻和风湿病有关系?这个问题别忽视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口干、眼干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此病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29%-0.77%,且多见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9。干燥综合征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如泪腺、唾液腺、皮脂腺、汗腺等,由于腺体分泌液减少而引发各种干燥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进干食困难需用...
【健康科普】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4-08-2308:07:30来源:大众网作者:张子慧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北京疾控提醒您: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健康提示
该病俗称“蜱虫病”,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所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英文简称为SFTS,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者血性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症状和危害感染这种病毒后,一般要经过1周~2周(潜伏期)。然后突然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
通州区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如果吸血的蜱虫携带有病原体,则人体就会有感染的可能。另外,直接接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血液和体液也可能感染,国内已发生多起“人传人”导致的聚集性疫情。农民、露营爱好者等为风险人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发于春夏季,高峰在6月至10月。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人群普遍易...
健康提醒:警惕蜱虫叮咬,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等导致人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临床上主要以发热和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为早期表现,随后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数进行性下降,部分患者可有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伴压痛等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较为良好,重...
皖卫附院召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重点传染病暨院内防控工作...
为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预防冬春季新冠病毒及其他重点传染病感染,提升全院工作人员的防病意识与能力,11月27日下午,皖卫附院(市二院)院内感染和疾病控制部与医务部,在三号楼15楼学术报告厅联合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诊疗和院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全院各科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