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被遗忘的阿尔巴尼亚老译制片,不知你还记得它们吗
自1959年起,我国引进首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塔娜》。到了70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在我国上映已达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8部影片在我国放映。尽管它们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当年也都曾红极一时,不知道你还记得它们吗?第一部《第八个是铜像》《第八个是铜像》改编自阿尔巴尼亚文坛著名作家、诗人阿戈里的...
那个年代看过的电影
文革后期至八十年代还放映越南电影《阿福》《森林之火》,《?回故乡之路》罗马尼亚的《象树,十万火急》《最后一颗子弹》《神秘的黄玫瑰》《沸腾的生活》《复仇》《爆炸》《侦察英雄》《多瑙河之波》。阿尔巴尼亚的《脚印》《地下游击队》《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广阔的地平线》《海岸风雷》,《勇敢的...
这几部被遗忘的老译制片,不知你还记得它们吗?你又看过几部呢?
《山鹰之歌》是一部由Ю·奥泽罗夫导演的战争电影,于1959年上映。1961年在国内上映,是由上海电影公司翻译制作的。故事述说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占领了阿尔巴尼亚,而阿尔巴尼亚人民勇敢地起来反抗法西斯。阿尔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刺杀纳粹特使后躲进了农村,与扎娜成为了朋友。扎娜的父亲阿巴兹向巴里党透露了...
被遗忘的8部阿尔巴尼亚老电影,当年觉得莫名其妙,如今再看却不胜唏嘘
不过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中国上映的高潮,出现在70年代。比如1970年,就有《海岸风雷》、《创伤》、《地下游击队》、《宁死不屈》等多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在全国范围内公映。紧接着,像《脚印》、《勇敢的人们》、《战斗的早晨》、《第八个是铜像》、《绿色的群山》、《战斗的道路》等影片也出现在了大家面前。这些电...
总说阿尔巴尼亚电影《脚印》看不懂,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神作?
《脚印》主角,在《宁死不屈》中演敌军官可以看出,这部论文集是把《脚印》作为一个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言论来引用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仍然沿用阿尔巴尼亚电影里的论点作为支撑自己理念的信息源,确实有一点不可思议。在毕熙东著《足球老纳:从德国到中国》中的一篇文章“足球不是轮盘赌——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之...
阿尔巴尼亚电影《创伤》引发“薇拉头”热,电影的深意更值得玩味
1970年,引进了四部译制片,均是阿尔巴尼亚电影,分别是《创伤》、《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1971年,五部译制片中阿尔巴尼亚电影一部,是《伏击战》。1972年,五部译制片中阿尔巴尼亚电影两部,分别是《脚印》、《勇敢的人们》。
阿尔巴尼亚电影《蜜月》曾影响中国一代人
电影《战斗的早晨》描写了二战时一群孩子偷德国占领军的枪并掩护游击队员的故事2010年阿德合拍了电影《阿尔巴尼亚人》电影《地下游击队》反映了二战时城市游击队与德军的斗争本站文章谢绝转载,否则法律后果自负!重温“蜜月”当《泰坦尼克号(微博)》、《狮子王》等经典美国大片转制成3D版在全球掀起浓浓的怀旧气息...
一个译制片老影迷的私人记忆 ??上海独白??
记得曾经流传过一句顺口溜:“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姿三四郎》万人空巷为了不影响观众们观看《姿三四郎》,供电局特意安排临时供电一个小时。记忆中1981年由上海电视台译制并首播的日本引进电视剧《姿三四郎》,曾经引得万人空巷。《姿三四郎》讲的是热爱柔术的男青年...
阿尔巴尼亚电影放映先后顺序探究,它已与中国观众的记忆难以分割
而据《湖州市电影志》记载,这部电影作为排映新片,却是1970年。这一年度,有四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公映,分别是《海岸风雷》、《创伤》、《地下游击队》、《宁死不屈》。在《合肥市电影志》则另有说法,其记载表明:1971年、1972年,发行了《海岸风雷》、《创伤》、《地下游击队》、《脚印》。
回到1972年3月22日这天的上海,想看一场电影会遇到什么?
另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脚印》就排片量较多了,共有六家影院放映。这部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一起凶杀案,带有强烈的悬疑色彩,今天看来,属于侦破片类型,在文革期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这部影片也是1971年公映的,与现在的放映距离较近,算是国外引进的新片吧。还有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海岸风雷》在五家影院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