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与绿色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1]绿色生产力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既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新质特征和理论要素
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任何国家或政党而言,生产力理论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框架,研究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时代特征和核心要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
三中全会与生产关系的变革|独思录x郑永年
生产力是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的推动力;第二,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上层建筑要符合经济基础,否则一个社会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不生产力发展受阻,要不社会秩序出现问题;第三,一个社会的各种制度安排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要不推进生产力,要不阻碍生产力。02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三中全会的演进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
郑永年:如何科学地理解“新质生产力”?
在马克思的论述中,生产力指的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指的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生产力就会完全停滞不前,反之亦然,导致生产方式出了差错;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内在矛盾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是一个无穷无...
【智库动态】杨虎涛 方敏:生产力的质变:表征、动力与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力,但并不是孤立地考察生产力,更不是纯粹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力量,通过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道:“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守正
从2023年9月首次提出,到2024年1月系统阐述,再到2024年3月被置于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全年任务之首,形成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机、建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后的中国实践的新质生产力,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作为新时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实践的理论升华,新质生产力建立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
辩证把握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所以构成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基本矛盾,即是说社会的生产力若一旦发生历史变革,其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亦随之变化,因此,只有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革命的、彻底的完成,人类社会才有可能...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经典作家使用“交往形式”“经济关系”等术语指称生产关系,并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别构成了人类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其相互作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
常庆欣:新质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指导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梳理新质生产力理论的贡献,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庆欣在《国家治理》撰文指出,新质生产力理论...
知与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起决定性作用。现实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生产技能,拓展了劳动对象范围,改造了生产工具,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反过来生产力的提升又对科技创新提出新需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