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三省”中,第一个失去实权的机构为什么是尚书省?
虽然尚书省在“三省”中名义地位最高(尚书省长官是二品,中书省和门下省长官是三品)并下辖六部,但最重要的中央决策权被完全转给了中书省和门下省。此外隋朝还有其他削弱尚书省的方法,比如整个隋朝只有一个活着的尚书令(杨素)。可以说削弱尚书省是从东汉末年就形成的发展趋势,唐朝初年是将前人的改革成果制度化,比...
2025年甘肃省三支一扶考试模拟题:每日一练答案解析(9.29)
中兴四将都为南宋立下赫赫战功,但岳飞功劳,位列中兴四将之首。故本题答案为D。20.答案D。解析:A项说法错误,元朝在政治上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B项说法错误,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官名实在难懂,背后是谁的聪明才智?
经过上述解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指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讨论国家和军队的重要事务,或者与中书令和门下侍中拥有相同的权力来决定朝廷的事务。在唐朝初期,中书令、尚书令和门下侍中这三位主要官员的权力与宰相相当,但不同于以往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而是分散在几位官员之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实际上等...
苏轼官至礼部尚书,苏辙官至门下侍郎,到底谁的官大?
文中说苏洵官至主簿,相当于副县级;苏轼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正部级;苏辙官至门下侍郎,相当于副部级,而且是个虚职,没有实权。所以得出结论,三人当中,苏轼的官最大。应该说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稍微懂点儿的,对于苏洵和苏轼的官职定位还算是准确的,但是也就仅限于此了。他对于苏辙的官职定位完全不靠谱。我寻思了...
宋代的枢密院和中书门下是怎么一回事?
一、中书门下中书门下起源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里面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宋代,中书门下掌握全国政务,又被称为政事堂。枢密院也起源于唐代,到了宋时成为全国最高的军事机关,两个机构合称为“二府”。中书门下是文官,里面担任要职的官员一般会冠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平章事”,加冠此类头衔的都属...
《宋刑统》与苏晓
据《册府元龟》记载:显德五年(958年)七月中书门下奏:“侍御史知杂事张湜等九人奉诏编集刑书,悉有条贯,兵部尚书张昭远等一十人参详旨要,更加损益(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此即《旧五代史》所记显德四年(957年)五月“委御史台尚书省四品已上、两省五品已上官,参详可否”。可见,张昭远等人的主要职责是对张湜等所撰《刑统》...
中国古代文书行政与国家治理
在中央,中书省负责起草文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文书,尚书省负责执行文书,发展出相对成熟的起草章程、审核机制、运行流程。在地方,各级机构都设立了不同称谓与职能的专职文书吏员。从中央至各级机构制定了更为统一的文书名称、体式及用途,对文书的一文一事、拟制和誊写、引黄和贴黄制度,文书的签押、用印、判署制度,文书...
张雨:“部”的凸显与唐宋尚书省六部的实体化
隋唐尚书省的发展接续了这一进程,但却因使职差遣体系的冲击而中断。元丰重建三省,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续了隋唐以后“部”向独立化机构迈进的趋势,并使得六部尚书由虚的长官转型成为本部事务的真正领导者,六部的实体化才得以完成。近年来,学界颇为关注元丰改制重建三省制背后所隐藏的宋制与唐制的重大差异...
揭秘三省制演变:魏晋南北朝,中书、尚书、门下,哪个位高权重?
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三省制的游移发展的时期。1、魏晋时期三省制发展曹魏以中书、尚书二省为主,两晋中书省的地位更加显要,而门下省也逐步崛起,与中书分权。据《通典》所载,九品官阶是曹魏创立的。两汉以秩禄的多少区别官吏高下,秩禄制已不能适应当时官制的变化,特别是三省官吏秩禄偏低。
湖北省黄冈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在它面前,你是生人,可别吓着它。”秋婶指了指大门的上方,“我在墙上掏了洞给它留门了。来都来了,都安上家了,我不能让它进不了家门啊。”秋婶没说的是,当初地是天天把门敞着,盼着燕子来。为了引燕子来,她三天两头在屋顶上放些米、麦子有几次还捉蚂蚱挂在屋檐下。燕子刚来做窝的那些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