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作品扬起“北大荒精神”旗帜
恍若为读者推开了“北大荒博物馆”厚重的大门——《浓江农场出土的猛犸象门齿化石》《开垦北大荒艰难的“第一犁”》《王震将军在江滨农场用过的锄头》《丁玲的散文“杜晚香”手稿》《黑龙江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飞塞北”》《郑加真长篇小说“江畔朝阳”手稿》《张抗抗第一部长篇小说“分界线”...
【光耀北大荒】老一辈北大荒人创业故事(六)顾震夷:“英雄赞歌”
我觉得北大荒有两次文化大爆炸,一次是转业官兵来,一次是知青来。转业官兵中很多人都是成手,像写《雁飞塞北》的林予、写《大甸风云》的符宗涛等。知青虽然不是成手,但他们是潜在的专家,像张抗抗、梁晓声等,他们在北大荒得到了锻炼,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生活,所以写出了许多好作品。我曾写过一篇《感恩北大荒》的文章。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方
谈及关东大地,如今我们都会立即想起《雁飞塞北》描述北大荒的那句著名的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实际情况其实也相差不远,不过大都发生在北大荒的冬季。此时野生动物和人都深受积雪和严寒的影响,肯顶着能冻死人的苦寒往深山里走的人本就少,能见识到这样的景象也算合情合...
徜徉在中央大街上-光明日报-光明网
比如创作话剧《千万不要忘记》的丛深,创作长篇小说《雁飞塞北》的林予,创作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话剧《赫哲人的婚礼》的乌·白辛,花腔女高音张权,歌唱家郭颂……他们都是这条街上不可或缺的风景。????前些年,我曾经去贝加尔湖畔那个叫“乌兰乌德”的小城。早年,俄罗斯著名小说家契诃夫曾在那儿的一家小旅...
徜徉在中央大街上
????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哈尔滨籍的文学家、艺术家活跃在文艺界。比如创作话剧《千万不要忘记》的丛深,创作长篇小说《雁飞塞北》的林予,创作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话剧《赫哲人的婚礼》的乌·白辛,花腔女高音张权,歌唱家郭颂……他们都是这条街上不可或缺的风景。
一起读书吧|名篇里的黑龙江——林予《雁飞塞北》
一起读书吧|名篇里的黑龙江——林予《雁飞塞北》监制:王凌旭审核:马立涛编辑:罗美璇来源:黑龙江省全民阅读工作领导小组请广大居民群众通过以下官方媒体账号获取权威信息,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原标题:《一起读书吧|名篇里的黑龙江——林予《雁飞塞北》》...
名篇里的黑龙江丨林予《雁飞塞北》
《雁飞塞北》是描写北大荒开发的一部长篇小说,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予是1958年奔赴北大荒的十万转业官兵之一,他以极大的热情讴歌了北大荒,讴歌了北大荒的开拓者,作品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情调,《雁飞塞北》也被称为“垦区文学的奠基石”。责编:贾亦真...
雁飞塞北秋声远,一曲清歌千里外,云开雾散艳阳天
云开雾散艳阳天,楼外青山绿水间,燕舞莺歌翩起处,蝶飞蜂闹采花前。秋风帘外起波澜,云淡天高雁字寒,红叶翩来知我意,欲飞千里寄平安。轻风拂面柳丝翩,燕子低飞碧水间,云淡天高心自远,桃源世外有神仙。雁飞塞北秋声远,蝶舞江南春意翩,一曲清歌千里外,云开雾散艳阳天。天高云淡斜阳烈,山外青峰映彩霞,紫燕翩...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黑土地上的光辉足迹
难忘雁飞塞北,唱响北大荒歌,这是一片创造奇迹的土地。1947年,为响应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号召,一批军人来到这里,在荒原上拉动“第一把犁”。20世纪50年代以来,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挺进北大荒。四面八方的人们带着大江南北的口音,却做出同样无悔的...
为北大荒留下不灭记忆
“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天上难寻。”郭小川的诗篇《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全文铭刻在北大荒博物馆最醒目位置,赵国春用笃定的语气表示:“我敢说,这是北大荒人引用最多的诗句。”他在书中介绍的老电影《北大荒人》、期刊《北大荒》《北大仓》、小说《雁飞塞北》、浮雕《北大荒人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