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90年代之下岗潮】“铁饭碗”砸碎后,一代工人的沉浮与迷茫
换句话说,原本分配给下岗工人的资源被精英阶层重新敛聚回手中,看上去是外来务工者抢占了本地下岗职工的就业机会,真正获得好处的人却藏身幕后。1998年,一位下岗工人在南昌路边等生意来源:视觉中国与下岗潮同时兴起的,是下岗工人步步高升、实干家盘活企业的神话。计划经济时代,“铁饭碗”是大部分人的定心针,却也...
1999年,沈阳某企业工人正在办理下岗手续时的情景!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9年,辽宁省沈阳市,某企业工人正在办理下岗手续时的情景。1998年至2000年,中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其中:1998年,年初为691.8万人,当年新增562.2万人;1999年,上年结转610万人,当年新增618.6万人;2000年,上年结转652万人,当年新增444.6万人。下岗职工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基地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东北下岗潮到底有多难?时代的巨轮碾过之后,只剩一片废墟
1999年,东北下岗潮猝然而至,这对于东北人来说是一场不敢回忆的噩梦,数以万计的东北人体会到了真正的至暗时刻。特别是东北铁西区,更是从极致的繁华沦为一片无尽的废墟。在时代的巨轮碾压之后,许多家庭陷入绝境,多数东北人彻底失去了依靠,也丧失了对未来的种种希望,甚至还有不少人心如死灰地带着全家人走向绝路。
3年100亿,张艺谋拼命,冯小刚退场
他最初的想法,是结合90年代末的下岗潮,拍一部反映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喜剧,最大程度地引起大众共鸣。这样一部背负着非凡意义的电影,主角自然得是当时最出色的演员,已凭借《活着》获得戛纳影帝的葛优。但关于导演,韩三平拿不定主意,脑海里先是跳出郑晓龙、赵宝刚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再一番思索后,韩三平却找上了冯小刚。
你喜欢《繁花》,但你未必了解90年代|建国|广州|股疯|腾飞|王家卫...
在至暗时刻,艰难但正确的决策仍然振聋发聩:1998年10月,“军队一律不得经商!”国企改革的另一个任务,是解决天量的三角债和银行坏账,尤其是后者,部分银行由于惊人的坏账率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对此,中央在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银行接手了1.4万亿不良资产,卸下包袱,为之后的城镇化狂飙奠定了信贷基础。
22年拍4部纪录片,他用影像反思下岗潮带来的个体伤痛
纪录片《渡口编年》三个工人家庭:贺家、周家、陶家凹凸镜DOC:《渡口》的由头就是1998年的下岗,那下岗对于大通人究竟意味着什么?郭熙志:下岗其实挺惨的,因为我自己也在电视台遭遇过下岗(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下岗一开始看似只是生计问题,因为当时中国都在一个单位体制里,像这三个家庭,老陶下岗时已经五十岁了,你这时候要他重新来...
1999年内地喜剧人的故事:那一年的赵本山、陈佩斯、郭德纲们
在赵本山登台念诗之前,黄宏刚表演完小品《打气儿》。但之后的口碑跟赵本山天差地别,因为小品里一句“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激怒了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毕竟同样是东北出身的黄宏,可能忘记了因下岗潮导致失业的老乡们,生活到底有多凄苦。
90年代的下岗潮,工人们带着吊牌走上街头,寻找临时工作
90年代下岗潮: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沉浮与迷茫。“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1999年,黄宏在春晚小品《打气》里的这句台词触痛了许多下岗工人的心。下面这张照片记录了90年代的下岗潮。相信老一辈都经历过,也有感触。在那个时代,国企改革和重组导致大量工厂倒闭,许多中年人失去了工作。
中国市场经济30年(1997-2001)——思维创新: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1998年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三年完成国企改革目标,哪怕前方是“地雷阵”或“万丈深渊”,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因国企改革和企业重组,激发了重新配置资源的市场活力,同时也引发了国企下岗潮。而大量民营企业也借此良机延揽到了大量国企人才,进入了迅速发展壮大的快车道。
管涛:1998和2008年两次内外部冲击的政策应对
1998年危机期间,国企“下岗潮”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总需求不足、信贷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面临通货紧缩趋势。1998~1999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7.8%、7.7%,连续两年低于8%。自1998年2月起,CPI连续24个月同比负增长。但后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结构改革调整到位,中国经济再度焕发新的活力,综合国力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