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学家彭马田:《道德经》为何成翻译语言种类最多的中国典籍?
彭马田表示,中国智慧,尤其是道家智慧里蕴含着许多真理与洞见。他发现,中国哲学和道家的实践,帮助西方世界以不同角度看待世界,促进不同思想交流融合,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翻译过程中,最令彭马田满意和自豪的,是能让更多英文世界的读者阅读中国经典古籍,感受中国古代先贤的深邃智慧和思想,并由此受到鼓舞。1996年,英国...
从中国到世界:无远弗届的中华典籍魅力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伟荣认为,中华典籍“走出去”曾主要聚焦于四书五经、古典诗歌、古典小说等文学类和哲学类著作。眼下,越来越多的海外译者对史学、科技、兵学等方面的中华典籍产生兴趣。在《论语》中品评处世智慧,在《史记》中触摸历史沧桑,在唐诗宋词中体悟唐宋气韵与文字之美,在四大名著中感受古典小说的魅力…...
三百年来俄罗斯汉学—中国学的研究与发展
1813年普希金写下了其现存诗歌中最早的一首——《致娜塔利亚》,在给农奴女演员娜塔利亚的诗中,有一句“懂礼的中国人”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中国人品格的赞美和形象的认同。1820年,普希金被流放到俄国南部任职,同年普希金创作完成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诗中写道:“五月的风给醉人的原野吹来一阵又一阵的凉爽,而在...
全网阅读量820亿!3年了,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何以一爆再爆?
《七夕奇妙游》中介绍了七夕节“逛夜市、梳洗装扮、洒露水、喜蛛应巧、穿针乞巧、放河灯、赏月祈福”7个民俗,介绍了《梦溪笔谈》和《道德经》等经典作品,孔子、老子、徐霞客、“谭门七代”等历史人物贯穿于整个晚会之中。(三)融合舞台场景,专于展现地域文化1.虚拟舞台和真实舞台相融合河南卫视着力将虚拟舞台...
名画与文物里的女性:从蒙娜丽莎到大唐金乡县主
石至莹,上海油画雕塑院的职业画家。她始终关注对绘画本体和绘画语言的探索,擅于从东西方绘画史中汲取绘画技法的灵感,通过色彩、肌理、笔触等油画语言捕捉中国画所讲求的气韵生动。展览呈现石至莹创作于2010年至2024年间的约50幅绘画作品,试图梳理艺术家在这一阶段中的实践路径。
一周观展|雍正帝后肖像到苏州,亚欧陶瓷交流在北京
戏墨·墨戏:刘海粟美术馆馆藏中国戏画作品展地点:刘海粟美术馆展期:2024年3月16日—4月17日展览将集中展示现当代中国画艺术家的戏曲人物画作品,包括关良、丁立人、韩羽、聂干因、朱振庚等16位艺术家的水墨戏画作品共51件,阐释艺术家通过写意、抽象、意象等多种手法,将戏曲舞台之精粹凝聚于画布之上(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
《道德经》缘何成为外译最多的中国典籍?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赵孟頫书《道德经》卷吸引参观者。赵文宇摄中新社记者:这两千多个译本为《道德经》赋予了新的内涵吗?由于《道德经》译本众多,在其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即转译。这些转译不一定以西方语言为主,比如说有个日本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世界语,这个世界语译本又被翻译成西班...
《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双季”特展暨第三季书目正式发布!
张桐曾在《典籍里的中国》参演了《道德经》的老子,他说自己是第一次以书中人的视角沉浸式演绎,也非常期待能够通过线下的方式开启一场身临其境的体验,和观众一同感受典籍里的中国智慧。△“典籍遇见新青年”分享会现场在“典籍遇见新青年”分享会现场,《典籍里的中国》主创团队畅谈前两季节目丰硕成果、央地联动...
中华元典文化基因的挖掘与意义再造——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情景剧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其中演员“老子”的服饰、妆容都严格遵循着道家学派“被褐怀玉”这一观念。在《老子》一书中,着重强调“道”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宇宙的根本原则和无限力量。它认为“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运行的规律。它与自然息息相...
典籍里的中国 X 抖音全民好书计划:以“新书”会友,不亦“阅”乎?
活动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广权、王嘉宁,与作家苏童、麦家,主持人/演员倪萍,抖音电商优质作者杨藩共同领读春日新书,畅聊书籍与爱书人的故事,讲述读新书、读好书的阅读体验,分享书籍创作和阅读过程中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的不同境界和感悟,展现阅读的乐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