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资助项目|生态课堂:“从一日三餐到生物多样性”之“我为蜜蜂...
2024年4月14日,“从一日三餐到生物多样性——走进生态农业”科普宣传系列课堂第二场“我为蜜蜂代言”,在乐田家庭农场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资助,乐自然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承办。活动当天,来自上海各个区域的15组亲子家庭参加了本次科普宣传活动。本次活动是一次基于项目式的科普活动,由科...
携手川大,天府新区这所学校围绕兴隆湖做足科学教育文章
借助利用公园城市的自然生态和科技资源,湖畔路中学结合生物、物理、化学、数学、信息等科学领域的知识,让师生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将实验器材搬出教室,把课堂搬到了兴隆湖,用学生喜欢的体验式的、探究式的方法与自然来一场亲密接触,根据各自研究的项目内容,观鸟、测水、识叶、拍美景,并在相关领域课程顾问老师的指导...
原来,我们刷手机的时间,海淀学生都在做这件事!
《国家地理动物百科全书》来头可不小,出自西班牙老牌科普出版社SoI90,由西班牙权威的动物学家及生物学家共同撰写,3000+图片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供图,无论内容还是图片的高清程度,都完全可以和DK比肩。引进版权之后,在国内又经历了不下二十轮的审校,层层把关、层层审核,科学严谨,在动物科普类丛书中称得上是权威性...
北京中小学明起放寒假!这些学校的创意寒假作业“龙”重登场!脑洞...
绘制一张小报,画出自己行动路线。选择最短路线,按字母顺序依次打卡相应位置,注明景点名称并记录用时。生物:行走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好一个北京》中介绍了多个淡水生态系统,请选择(莲石湖、圆明园、大运河等)一个内容进行阅读,将书中部分内容与知识结合,构建生态系统知识框架。美术:用镜头寻找北京的底色利用寒假...
2018年今日头条科普内容阅读量超5000亿 知识分子如何走红?
用户不再满足真伪难测的地摊小报,不再满足于伪科学,开始对真正的科学、知识、逻辑理念观点产生好奇与渴望。“能好怎”“玉文化”“夹竹桃天蛾”……这一系列让网友乐此不疲的“梗”背后,蕴藏着用户对知识内容的强大需求。根据今日头条此前发布的《科学科普创作者画像》,2018年今日头条上共产生科学科普内容4352...
500万粉丝的“植物人”史军:理想的科普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史军:这套书最初的内容来自“玉米实验室”每天更新的《玉米熊放学小报》,后续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不断增补着青少年读者喜欢和需要的内容,比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成语中的科学、古诗词中的科学、博物馆里的科学等;也有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希望这套书未来可以成为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经典读物(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
绿水青山变身科普研学课堂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苏报讯(见习记者周悦磊)近日,在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内,一群小朋友以“湿地小记者”的身份,在自然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湿地,寻找“藏在湿地里的生命”:深入湿地乡野寻找飞羽精灵,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野趣;在体验中,发现湿地故事、采集湿地新闻,编写、绘制湿地小报。
科学有多好玩?让“科普校园行”带着学生去探秘
活动现场,主办方、科学家讲师团、学校老师、科普小作者等齐聚一堂,以“科学如此好玩”为主题,总结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讲座形式、发掘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让中小学生爱上科学,走近科学,进而主动学习和探索科学。讲座内容更好“玩”青少年不要把科学当成考卷上的答案,而能够动脑动手,学思结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掀开屋顶办科普,让科学变得好玩,让城市爱上科学
让公众或者说中小学生真正爱上自然爱上科学,显然不是欣赏几件精美的标本这么简单。高水平的讲解和生动有趣的动手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刻。顾洁燕说,自然博物馆培养科技辅导员或者说科学老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课程,包括科学诠释、教研日、品读会、“共同学习”等多个项目,涉及语言表达、教学技巧、科普创作、同理...
这座奇奇怪怪的博物馆,收藏了112位内容创作者爆红的秘密...
“最开始产生这个想法时,我们只是想说为内容创作者们搭建一座博物馆,给他们多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但当我们收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给我们寄的展品和故事时,我们开始意识到,这座博物馆即将承载的,已经不单单是展现自我那么简单...”博物馆一共陈列了112组来自不同领域的内容创作者展品。有大家熟知的papi酱,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