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太多的人,一定要读读《赤壁赋》
在你失意内耗的时候,就读一读苏轼这篇《赤壁赋》吧。当你能多角度看待世事,内心变得乐观豁达,就能从容应对生活的一切变故。(转自:正和岛)
解读行书:从用笔到体态的精彩演绎
“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不能随意乱写,否则可能会导致字形错误或者书写不顺畅。董其昌行书《前后赤壁赋》册-0603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
苏东坡为啥对诸葛亮“又爱又恨”?川大教授粟品孝解读三苏眼中的三国
”粟品孝说,另一方面,这些文章对后世三国文化的传播和小说等文体的创作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又以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的作用最为明显。“很多人都是通过苏轼的这三篇诗文的阅读和学习,加深了对三国文化的兴趣。另外,《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主题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三只眼”:从科学的角度解读名画
其写作文理交融,生动有趣。在读凤生先生的著作时,我常想到苏轼的千古名篇《前赤壁赋》。东坡先生说,世间万物,各有其主,不属于我的,一丝一毫也不想占有。然而,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想,作为人...
【文史英华】三苏文艺创作解读(六)‖翟晓楠
苏辙并没有直接作答,而是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排比句说明:读书人只有内心“自得”“坦然”,不因外界事物影响自己的本性,才能达到“快哉”的境界。而文中的张梦得“不以谪为患”,寄情于山水,想必有其过人之处。这与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思想如出一辙。
苏轼的五次赤壁之游,以及前后《赤壁赋》的主旨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作于元丰五年九月,也就是作于前后《赤壁赋》之间的《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中意思也正好上承前赋—游仙的幻想引出出世的念头,下启后赋—知身不由己,不能自主,乃拘于外物之故,醉中悟道,醉即是梦(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这首词的核心思想“长恨此身非我有”,和两赋一样,也是化用《庄子·知北游》的原句:“舜曰...
终于有一套书,把李白、苏轼这些大诗人讲透了!
深入解读名作,发现千古名句背后的真实故事在《前赤壁赋》里,带你感受生命天地无尽之美。告诉你《天问》,其实是屈原的“十万个为什么”。李白和他四百多首关于“月亮”的诗,明月与诗人之间互相成就,高悬在璀璨的文学星空中。古代历史线:回到诗人的时代看一看...
苏轼五篇经典古文,读完治愈你的心
《前赤壁赋》壬戌rén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展评|差点忘了这是以苏轼为名的“苏轼展”
但不知为何,阐述此画的冗长文字最后落脚点在画中之“鹤”,并将其与苏轼《后赤壁赋》中“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关联,不免牵强。倪瓒,《鹤林图》(局部),中国美术馆藏一路看《松斋静坐图》(元佚名南京博物院藏)、《雪溪晚渡图》(元佚名南京博物院藏),到明代文徵明的《中庭步月图》,再到“清四僧”...
从“浮海一粟”到“沧海一粟”
故宫所藏“苏轼书《前赤壁赋》”是苏东坡完成《赤壁赋》一年后抄写赠给友人的亲笔手书,只能说苏东坡至少在写完《赤壁赋》的一年后,使用的词汇仍是“浮海之一粟”,但之后大文豪是否改变心意,没有人知道。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浮海”变成“沧海”,是在辗转传抄和出版印刷过程中被误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