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了凡四训》立命篇之一《立命之要 修善行德》原文+译文
7.知足常乐,安于贫穷而乐于追求道德。《道德经》说:“知足的人是富有的。”又说:“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颜回虽然生活简朴,但他知足常乐,被孔子称赞。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但他能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诗句,他的安贫乐道的精神令人钦佩。因此,想要立命的人,必须知足常乐,安于贫穷...
第145种“三全本”,首发当天就卖出了近两千册!
帛书乙本“德经”末尾有“《德》三千(xì,四十)一”,“道经”末尾有“《道》二千四百廿六”,应该是抄写者对《德经》《道经》字数的统计,两者相加共5467字;三全本《道德经》(也就是王弼本)的原文,共计5302字(网络上其他字数不清楚如何统计得来),《帛书老子》比《道德经》多出的165字,可能跟帛书虚字多有很大...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解释
这句话的正确解读:天下人都在口口声声说,某些美好的东西如何如何美了,那一定是夸夸其谈的不正当的。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全书中,第一次出现了善这个字。善字,在后面的章节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不过后人注解道德经,几乎差不多都把善做善良来解,这是对道德经被粗鄙化解读。而一旦把很关键的善字理...
《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故事案例(建议收藏)
太过执着于所谓的美丑,难易善恶。在老子看来,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无不是由对立统一的矛盾催生出来的。对立的两方面相互依存。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老子将这种变化看作自然的本质。宇宙万事万物从产生至消亡,无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除了道宇宙间,再无永恒不变之物。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其对立面...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章译文: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道的含义...
道德经解读七夕特别版:老子“三宝”里的爱经
月影光如昼,银霜茫茫;七夕会鹊桥,情意绵绵(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一年一岁,又见七夕,值此佳节,特推出《道德经》七夕版,愿诸君能品得爱情与婚姻真谛。原文《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道德经》解读:寂兮寥兮,道法自然!
本期,韩鹏杰邀您共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二)
2023年7月10号一、《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老子《道德经》第5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不仁——这个不,是没有的意思,类似的词比如:不才(没有才能)。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无以自见。
姜群:《道德经》详解,第四章(和光同尘)
④知识延伸:在第四章里,老子集中提出了“道”是宇宙的本源,而且先于天帝而存在;从哲学方面来说,世间万物都是通过互相矛盾而存在的,并且处于永恒的变化发展联系之中。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他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哲学观点。这些学说无不充满智慧的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