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解读:生死之相。
一阵秋风吹来,树叶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一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就知道它离飘零不远了。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生”为“柔弱”之相,其生也柔弱;“死”为“坚强”之相,其死也坚强。所以老子总结了:柔弱是一个人的生生之相,坚强则是一个人的死相。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
《庄子》:解读道德经,别具一格,与众不同,闭口不提道德经
06:25《庄子》:何其高明!精进标杆,能量级别不是简单加减乘除06:36重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才感悟到,我们多数人,还没祥子活得精彩03:44老年人在炎炎夏日,注意这一行动带来的不安全!04:12老人如果出现这四个征兆,说明时日不多,子女要多加关爱11:00看见60岁姑姑还打工挣钱,我才发现:结婚后,一定要有这4个远...
帛书版《道德经》解读,第七章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因此,有智慧的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自己。导读:无私能得到更多,但在很多人的眼里是矛盾的,而实际上这种“无私”是一种...
从“观”字解读老子《道德经》,体会审美意蕴与永恒魅力
因此,要想要对“观”字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必须体察老子《道德经》中“观”字的文化内涵、审美要求以及对现世的生命意义与审美价值,在“观”中反思当下我们人类的生存活动,为人类追求一种精神自由的生存境界而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古代,“雚”即为“观”的本义,而“雚”从形上更有一些猫头鹰的意味,而...
《道德经》解读:罪于纵欲 知足常足
解读1、纵观《道德经》的治国之道,当以无为自然以养民,以无欲之事而安民。2、惹祸最大的原因在于内心的贪念,贪心不足,得到了还想更多,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3、有了边界、底线、标准,那么就知道知足,知足的满足才是长久的满足。精塾国学双十一最后四天!国学套餐套餐A:买一赠三买一年...
道德经解读七夕特别版:老子“三宝”里的爱经
前三句译文相对清晰,关于“大”,我在对《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解读里有详细的解释(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像几天前那样拿着第一章“道可道”去折磨大家我也过意不去,因为今天要过七夕,简单翻译,就是“大”的意思。“道”太大,所以无法描述,这个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解读: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宁静得以致远,浮躁就失去了对事物的掌控。所以“三思而后行”,才是圣人的处事之法。圣人也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他们才能领悟到“道”的精妙。本期精塾国学邀您共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与无尤:降格解读《道德经》的危害
解读《道德经》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对位解读,一个是降格解读。所谓对位解读,就是立足于老子写作《道德经》的出发点,站在与老子相似的高度去解读《道德经》。所谓降格解读,是在搞不清楚老子写作《道德经》的出发点的前提下,站在远远低于老子高度的位置去解读《道德经》。只有对位解读才能真正读懂《道德经》,并从中...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用人之力——《道德经》解读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用人之力——《道德经》解读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用人之力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译文善于为将帅者不崇尚武力。善于战斗者不轻易被人激怒。
白话解读《道德经》三--修身为本
《道德经》白话解读之三“修身为本”的千古奥秘王效强儒家经典《大学》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是说:无论是天子,还是普通百姓,都无一例外的必须以修身(修养自己的品德)作为人生的根本,依次规划的人生路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影响了中国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