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刁难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在读宋朝历史时,我们总是绕不过两个人,一个是千古大词人苏轼,一个是为国为民的王安石。仅仅相差十三岁的两位顶级天才在汴京城相遇了,本应该惺惺相惜的两人,却明争暗斗数十年。结果在苏轼被抓的时候,王安石却站出来为他说话,这是为什么?天才相遇苏轼的神童之名可谓是家喻户晓,像什么三岁识字、七岁读诗的...
遇到这两个字,苏轼、朱熹、袁枚、李渔……也无可奈何
比如苏轼,就在给朋友陈敬道的信中吐苦水,说有些地方的书商乱来,刊我的文章有漏字误字也就罢了,居然还有根本不是我写的东西也冒名夹杂其中(……今所示者,不唯有脱误,其间亦有他人文也)。因为盗版猖獗,所以正版不得不发声。苏轼故里眉山的程氏出版商,就在出版的《东都事略》里郑重声明:“眉山程舍人宅...
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晚年大彻大悟只用28个字就点破了红尘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必是苏轼最好的一首诗,但在苏轼所有的诗词之中,这肯定是返璞归真的一首。无论它有什么争议,但其诗里所蕴含的意味是真实的,也是无穷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全诗仅仅28个字,却可谓点破了红尘的真相,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下面我们...
李煜这首词,短短二十七字,却是最诗意潇洒的人生境界
首先,“一队”后着一“春”字,不仅显示出桃李竞相开放的生机勃勃,还透露出了一种别样的俏皮之感,从而将春天明畅绚丽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将这两句结合起来赏读,我们便会发现作者只用这寥寥几个字就将画中意境描绘得优美动人,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底有多深厚。词的下半部分,也就是剩下的三句则是描写了渔父的着...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此次的庐山之游对苏轼来说,并不是一次做足了充分准备的、带着闲情逸致的旅游,所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苏轼显得有些仓促、有些拮据、也有些准备不足。他是带着“相逢不如偶遇”的心理,甚至一个匆匆过客的身份去游览景色的。加之苏轼此次途经庐山的时机,也是自己的人生与事业处于低谷的时期。所以从第一首诗中可...
苏轼写下《洗儿戏作》,字字句句都是人间清醒,为人父母者多学学
这些古人为官做事的大智慧,其实早就写在经书里面了,只是普通人读书不认识,没有参透当中的内容,苏轼却是读明白了的(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所以有人说,苏轼写这首诗是为了讽刺当时朝堂政治的昏庸,让聪明人获罪,平庸之辈升官,在我看来,那倒也不一定。因为诗里说的,很有可能是苏轼内心的真实想法。
《说文解字》第825课:“胁迫”的“胁”,本义是什么?
(一)xi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胁,两膀也。从肉,劦声。”形声字。本义是两腋下(至没有肋骨)的地方。(两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广雅》:‘膀、胠、胉、脅也。’按:许无‘胉’字,胠下云‘亦(腋)下者’,析言之不与《广雅》同也。”徐灏笺:“《广...
回顾:看到董宇辉在直播间读错字后,才明白老郭说的没错
董宇辉竟然把“羽扇纶(guan)巾”,读成了“羽扇纶(lun)巾”。不知道是真的不认识这个字,还是说纯粹就是口误,反正从董宇辉这个有着文化人的人设口中读出来,就给人一种“违和感”。这也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吐槽,一个自称是崇拜苏东坡的人,竟然能够读错他的诗词。要知道,这首诗在初中的时候,...
苏轼临终留给儿子一首千古名作,仅28字道尽人生,注定名垂千古
很多人都在问,人生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不妨读一读苏轼的这首诗,或许你会顿悟,或许你会渐悟,最后所得到的结果,或许和苏轼一样,人生如过眼云烟,一触就散。苏轼在临终之前,留下这首诗,不是想干涉儿子的决定,只不过想告诉儿子,物是人非的道理。
湖南省等八省新高考联考2025届上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