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之华(五)| “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 ——巴金《旅途通讯》及其他
1939年,《旅途通讯》的献词中,巴金称萧珊为“这个朋友”;1979年,《怀念萧珊》中,他称她为“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并且说:“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在那些疑惑不安的日子里,有一个人陪在身旁,说“我不会离开你”,那是多大的幸福!难怪,这段情感刻骨铭心。2024年11月10日深夜里、劳碌中▲萧珊,1939年8...
巴金的《家》在城北
张耀棠考证还原的李宅微缩模型。巴金文学院供图1910年代,东珠市街附近街区。图/海德维希·魏司-索伦伯格作家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11月25日,他出生在成都城北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里,后世人称其为“李宅”或“李家花园”。巴金以此宅为基底,写下他最为人称道的小说《家》。1公馆中的公馆“李宅”120年前...
“巴金”之前的诗作
巴金先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取自《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一句,我也借用一下,算是甘棠树下,在纷纷落下的花瓣中拾取几瓣与大家一起分享吧。虽然,早已过了那个季节。“巴金”这个笔名是他在1929年初发表小说《灭亡》之后,才为读者熟知的(在前一年,他发表一篇译文也用过这个笔名)。在“巴金”之前,他...
读书| 甘棠之华(一): “巴金”之前的诗作
巴金先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取自《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一句,我也借用一下,算是甘棠树下,在纷纷落下的花瓣中拾取几瓣与大家一起分享吧。虽然,早已过了那个季节。"巴金"这个笔名是他在1929年初发表小说《灭亡》之后,才为读者熟知的(在前一年,他发表一篇译文也用过这个笔名)。在"巴金"之前,他也发表...
【文史英华】巴金祖上与宜宾的多重渊源‖黄川模
巴金祖上与宜宾的多重渊源黄川模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生于成都。中国现当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巨匠。1998年,巴金完成了笔耕一生的最后作品《怀念曹禺》,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文中记载了他在宜宾江安一串珍贵的足迹:1940年,我从上海到昆明,知道家宝的学校已经迁至江安,我可以去看他了。我在江安待了...
巴金的繁星
巴金在《繁星》中这样讲述过去的故事,他在成都的旧家(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巴金的故居早已不复存在,那座原为五进三重堂砖木平房建筑,在小小的巴金眼中,是那样的宽大,那样的开阔。在这个深宅大院里,曾生活着李家一家人,还有轿夫、厨子、奶妈、丫环、马夫等许多佣人,最多时有40余人。家里是有私塾的,巴金5岁便进私塾认字。夏天成都的...
今天是巴金先生逝世17周年:我竟不敢回望他“讲真话”的忏悔人生
1904年11月25日,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的李家公馆,一个男孩降生了。那是在李氏家族最为鼎盛时期,家庭对这个孩子的期望,正如他的名字所意——名尧棠、字芾甘。这就是巴金原名,取自《诗经》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母亲陈淑芬,才貌兼备,谨慎贤淑,用爱和温暖,把“忠实地生活,忠实地爱人”植入在巴...
巴金家有三兄弟,活出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成了《家》的原型
巴金姓李,名尧棠,字莆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作家。读过巴金的人应该都不会错过他的激流三部曲,而《家》是其中的首篇。在这部作品中,巴金用同情与悲愤,讲述了一个经历新革命时期的封建大家庭。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巴金本人和两位哥哥。一、常棣之华,兄弟之情巴金热衷于文学创作。他生活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封建...
《家》的魅力来自对一个时代的概括能力 | 巴金先生诞辰纪念
这个空间的外形上,高家和李家高度相似。再看看“家”里的人物。巴金先生后来讲到小说里面有两个人物是真实的,就是高老太爷和觉新,这两个人的人物原型是他的祖父和大哥。巴金的祖父李镛,做过官,后来在成都置下公馆,有一群人儿女和仆人,他还刻过一部《秋棠山馆诗钞》。巴金的父亲是“道”字辈,父亲李道河的...
今晚报:巴金与天津的缘分
1927年1月,尧棠与朋友从上海出发,到法国留学。在法国他完成了小说《灭亡》,寄给国内的朋友。他于1928年12月回到上海,署名巴金的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从此巴金走上文坛。走上文坛的巴金,到过祖国许多城市旅行、访友、办刊、写作。他曾多次来天津,并与天津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