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技考古团队发现淮河中游地区7000年前稻黍共存的最早证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生物考古实验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植硅体分析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沉积物进行研究,证明在距今7000年前后,该地区就出现了北方黄米(黍)(Panicummiliaceum)和南方水稻(Oryzasp.)共存的现象,这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研究成果以“...
良渚归来(4):中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水稻的驯化及大量种植
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在这个人类共有的家园中,中国人驯化、种(养)植的稻米、黍粟、茶叶、蚕所带来的影响,怎么高估都不为过,四大发明属技术的范畴,稻米、黍粟、茶叶、蚕等却是物质基础。水稻的驯化由我们的先人所完成,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大量的种植,这是中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水稻的驯化与大量种植,是促...
中国科大在长江中游史前人类植物性食物消费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现有研究显示,该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一直盛行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稻作农业模式,但至迟在油子岭文化时期(5800-5100BP),北方的粟、黍已经传播至该区域。然而,除了水稻和粟类农作物以外,江汉平原史前先民日常食用的其它植物性食物有哪些,其植物性食物结构的演变过程如何等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
跨越10万年,他们用“指纹”解锁中国水稻演化史—新闻—科学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吕厚远、张健平,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大学等13个国内外单位的合作者,利用水稻“指纹”——植硅体微化石中的鱼鳞纹数量等手段,解锁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研究进一步确认了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距今约1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在其中占据...
55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生态循环农业”
而在黄河流域,粟作农业的两种主要农作物粟(俗名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和黍(俗名糜子,脱壳后称为黄米)的产量不及水稻的一半。而且,粟、黍主要种植在黄土高原,土壤黏土含量低,有机物容易流失,无法维持长期高强度的耕种,如果不施肥的话需要休耕来恢复地力。产量低和休耕使北方的粟作农业社会面临粮食生产的瓶颈。
从野草到主粮:这条逆袭之路,水稻“走”了一万年……
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祭祀区发现的炭化水稻(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南佐遗址是一处距今约5100到47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超大型都邑遗址,环壕内面积在600万平方米以上。这里祭祀区发现的炭化水稻以百万粒计,粟和黍等北方常见作物却不多见。看来,南佐居民是故意用更为珍贵的稻米奉祀神灵...
外来“媳妇”,活民无数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由于古代的谷物产量不高,传统的“春种秋收”又存在青黄不接的空档期,一旦欠收或食用无度,粮荒就出现了,而“秋种春收”的麦子正好可以继绝续乏。宋人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称,麦子“于新陈未接之时,最为得力,不可不广也”。此外,对比粟与黍,麦子在单产方面,也有压倒性的优势。
古埃及大展,95%以上的文物首次来到亚洲
中埃文明都有发达的农业,埃及是依托尼罗河泛滥给附近土地带来大量有机物,诞生了发达的农业,后来发展成为灌溉农业;中国则有万年左右的水稻和粟黍栽培历史,到商王朝时期,农业已经非常发达,从西亚传来的小麦到商朝已成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们常说绵延不断是中华文明的特点之一,背后的原因也可以通过文明比较来思考:...
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炭化粟与黍长江下游是稻作农业起源的核心区之一。夏秀敏等对浙江宁波鱼山遗址进行了高精度的植硅体分析,根据扇形植硅体的鱼鳞状纹饰等特征认为河姆渡文化晚期该遗址已经基本完成水稻驯化、驯化稻以植粳型化为主,良渚晚期稻作农业快速发展、并出现水田耕作系统,商周时期稻作农业向集约...
吃瓜吃到自己的研究项目,内容还说错了!我火速写文反驳……
合理地推测一下:或许是黄河流域的一部分粟黍农民南迁至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中途和种水稻的农民接触交流而学会了种植水稻。本文作者在实验室工作图片来源:作者提供在我们实验室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百余年前分道扬镳,而在这个实验室,我们希望把两者带回到一起。”也许这就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