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粟”和“黍” 看殷商粮食作物
从事历史考古、比较社会学研究的学者陈明远和著名文化史比较研究专家金岷彬在《甲骨文中的谷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在甲骨文中,谷类主要指禾、粟、黍、稻、麦等。从考古发掘的成果可以看出,先民们最初从野生植物培育的谷类是禾与粟(由狗尾草即‘莠’驯化),然后陆续增添新的作物品种。”...
从“粟”和“黍” 看殷商粮食作物(了不起的甲骨文)
从事历史考古、比较社会学研究的学者陈明远和著名文化史比较研究专家金岷彬在《甲骨文中的谷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在甲骨文中,谷类主要指禾、粟、黍、稻、麦等。从考古发掘的成果可以看出,先民们最初从野生植物培育的谷类是禾与粟(由狗尾草即‘莠’驯化),然后陆续增添新的作物品种。”...
玉米种子发芽率由85%提高到88%!14种禾谷类和油料类作物种子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修订对象为14种禾谷类和油料类作物:禾谷类涉及到稻、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燕麦、高粱、粟和黍等9种粮食作物,油料类涉及到油菜、向日葵、花生、芝麻、油用亚麻等5种油料作物。一起来看下:修订要点《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修订要点:提高:稻、玉米、小麦、粟、高粱等作物种子...
【植物界全系列】黍亚科—黍族(五):粟
(5)粟(小米)粟(学名:Setariaitalica),亦称稷、粱、粟米,北方又称谷子,俗称小米、黄小米、小黄米,属禾本科狗尾草属的一种农作物。①植物学史粟是起源于中国或东亚的古老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主要的栽培作物。黄河流域史前考古发掘的粮食作物以粟为多。直到唐代以前,粟一直是中国北方民众的...
研究表明粟黍最早或由云南中部传播到东南亚
研究团队发现,从野生食物到农业饮食模式的转变早在距今约4900年就已开始。这意味着,兴义先民在这个时候开始食用粟黍,这一发现更新了粟黍扩散到云南的最早时间,并为东亚农业向东南亚扩散的假设路径之一提供了关键证据。马敏敏说,研究表明的觅食向农业的缓慢过渡可能仅反映了云南中部通海地区史前人群生存策略变化,未来...
兰大携手多所高校揭秘:粟黍最早或由云南传播到东南亚
论文第一作者、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敏敏介绍,多学科研究团队深度揭示了云南中部史前生存策略从狩猎采集向农业转型的过程,将粟黍传入云南的时间推前至距今约4900年(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
有机肥对粟黍氮稳定同位素影响的实验考古获进展—新闻—科学网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尚雪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和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的相关学者,在有机肥对粟黍氮稳定同位素影响的实验考古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基于粟黍的现代种植实验,探讨了粟黍氮稳定同位素对古代施肥与古饮食重建的指示意义。研究成果发表于HeritageSc...
“百谷之长”的粟文化时代(上)
粟从新石器时代直到唐代一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食,其历史变迁历程可归纳为“主粮地位的确立”“黍和粟的消长”“粟麦代替菽麦”等阶段。中国古代粟作农耕技术经验丰富,主要表现在良种选择、耕作制度、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粟作农业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你知道吗?粟黍最早或由云南中部传播到东南亚
粟黍最早或由云南中部传播到东南亚史前东亚农民的南向扩张对东南亚社会演变产生深远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因证据有限,农作物在关键地区扩散的时间和路线并不清楚。我国科研人员立足于位于东亚与东南亚交流枢纽云南中部的兴义遗址的多学科论证,陆续揭开这一谜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黍与粟。五谷螯首之争的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剪商”行动
华夏先民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黍和粟,如同北中国粮仓里的璀璨星辰。然而,在商人和周人的精神世界里,它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终导致了两个民族的分离和对立。狗尾巴草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一个春日清晨,商王朝的都城朝歌外的郊野,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雨,随着朝阳的升起,如同春日朝露般消散。人与天神沟通的桥梁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