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欲遂平生志:先来聆听古人六首著名的劝学诗吧
诸葛亮在《诫子书》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谆谆教导儿子诸葛瞻:“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古代那些胸怀远大志向,立下不朽业绩的人们,哪个不是善于读书学习的呢?那些文人学者就不必多说了,“头悬梁”、“锥刺股”、“凿...
书香法院 | “品经典”读书分享之114——读《诫子书》有感
一纸诫子书千载为父情--读《诫子书》有感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从诸葛亮《诫子书》到苏东坡《洗儿诗》,看古人如何教孩子读书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这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晚年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家书。短短百余来字,文字清新雅致,读起来意蕴悠长。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广为流传,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
一个家庭走向衰败时,读懂诸葛亮的《诫子书》,可以转运
在关键时候,再聚首,仍旧是一个互相成就的团队。05《诫子书》中写道:“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沉沉浮浮,都是正常的。若是悲哀地坐在原地,守着没有用的负能量,盯着老祖宗留下的几间茅屋,这才是不正常的,也终究悔恨一生。任何事情,到了一...
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86字《诫子书》,写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蜀汉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诸葛亮六出祈山伐魏,驻军五丈原。在与魏军长时间的对垒中,诸葛亮因操劳过度而病重,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此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才八岁,他深知,自己已经没有时间教育儿子,于是临终之时,写下了86字的《诫子书》,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传达给年幼的儿子。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
诸葛亮□诫子书□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面对外界的诱惑,唯有固守本心,以淡泊为桨,以宁静为帆,才能不为名利所绊,行稳致远。
学生书房适合哪些字画 励志书法催人奋进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
饱含在诫子书中的父爱
饱含在诫子书中的父爱□刘永加诫子书作为古代家训的一种形式,浓缩了古代文人学士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处世做人智慧,劝诫自己的子女修身养性、治学做人、建功立业。郑玄(127-200),东汉末年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高密市)人,他一生淡泊名利,曾推辞大司农的征拜,痴心于学术,创立了集经学之大成的郑学。郑玄...
文史丨教子有方、盼子成器!《诫子书》中饱含的浓浓父爱令人动容
到了清代,《诫子书》依然是父辈教育子孙的重要手段。父亲们在《诫子书》里常常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将对子孙后代的期待和爱用家教、家训的方式保留传承下来,不仅其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借鉴之处。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诸葛亮诫子书是写给谁的
在《诫子书》的后半段,诸葛亮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教育儿子戒急戒躁,珍惜韶华,发愤图强。书信最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与汉乐府《长歌行》中那句著名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遥相呼应。诸葛亮因为长期统军在外,无法在儿子身边亲身教导,因此他最为担心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