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专栏 | 朝戈金: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口头传统
《摩诃婆罗多》公认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的800年间,至今仍传唱不衰。另一个不胫而走的例子是《格萨尔》,其传承地域相当广阔,且跨越了多个语言壁垒,在我国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等民族中广泛流传,乃至走出国界,在俄罗斯、蒙古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地传唱。此种情形,断不是“简单、粗鄙”所能达臻。
新书|《多维视野中的文化旅游》|文旅|文脉|文化遗产|文化内涵...
乌布皇宫门前小广场上演出的史诗黎弓舞《摩诃婆罗多》场景(笔者摄,2012)当下文旅融合研究缺乏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禀赋”、“品位”以及“惯习”的探索,然而这是开展文化旅游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案例研究的前提。但多数研究者,包括许多硕博士论文作者“惜墨如金”,往往在简单交代案例地概况或集中概括研究区域的文化资源赋存...
世界文学地图|抵达文学之岛,去雷克雅未克追极光
而散文埃达则是以无韵叙事体的方式重述神话故事和英雄传奇,也被称作“新埃达”,作者是中世纪历史学家与文学家斯诺里·斯图拉松(SnorriSturluson)。《埃达》是北欧神话的来源之一,也被誉为同古希腊赫西俄德的《神谱》、古罗马奥维德的《变形记》和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比肩的著作,对中世纪的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影...
张保胜:薄伽梵歌——印度的灵魂与桎梏
)有人主张《薄伽梵歌》与《摩诃婆罗多》是同一个作者写成的,这一设想是难以令人置信的。《薄伽梵歌》作为《摩诃婆罗多》的一部分则是后人窜入的。或许有人要问这样一部古老的《神歌》有什么值得译出的特殊价值呢?它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很难一下子说明白。不过有一点还是值得一提...
新书| 《原始之美:萨满教与西方人的想象》
沃森也在另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发现了更多证据。这个故事提到了一个名叫乌坦卡的圣人。故事描述乌坦卡在沙漠中饱受干渴之苦,此后他遇到了克里希纳神,而后者伪装成一个肮脏的、赤身裸体的猎人。克里希纳神把他的尿液给乌坦卡解渴。乌坦卡深感震惊,愤怒地拒绝了。后来乌坦卡却非常沮丧地从克里希纳神...
全球最长的史诗,关于《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的作者论
如果说《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是毗耶娑,那么,自吠陀文学以后到往世书为止,许多作品、著作的作者、解说者都标明是“毗耶娑”,至少有27-32个这样的名字(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而这些著作相距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说它们是同一个“毗耶娑”所创作,当然是荒谬的。“毗耶娑”在梵语中意为“扩大者”,也可引申为“编纂者”。因此,有...
印度将改国名为“婆罗多”,婆罗多何意?“印度”又是怎么来的?
“Bharat”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印度在历史上被称为“婆罗多”,意思正是“寻找光明/知识者”。“Bharat”的词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其中将“Bharata”描述为“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间的土地。因此,“Bharat”一词在印度有很...
《奥本海默》在中国上映,成绩亮眼!在印度却掀起批评浪潮,什么原因?
问答对话体是古人求索世界真相时思想历程的缩影,孔子、柏拉图和毗耶娑(《摩诃婆罗多》传说中的作者)都不约而同地恰切使用过。在问答之间,表象一层层剥离,思考一步步深入,真相一点点揭开。于是我们看到,印度古代的数论、瑜伽、奥义书等思想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汇入到薄伽梵(“薄伽梵”意为“尊者”,是对毗湿奴化身黑天...
2022年逝去的世界文学大师_翻书党_澎湃新闻-The Paper
理查·谢克纳(RichardSchechner)认为,彼得·布鲁克所实践的——尤其以《摩诃婆罗多》为代表——是跨文化戏剧,而非先锋戏剧。“跨文化表演的发生横跨庞巨的交汇、风格及意图。宗教法庭审判官依靠圣经,穆斯林狂信可兰经,印度等级制度的奠基者借助奥义书。这个话题引向我要谈的第五种先锋派——跨文化先锋派。无论何种...
印度改国名,打的什么算盘?
然而,梵语词“Bharat”意为“寻找光明/知识者”,源自往世书和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往事书以“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间的土地”解释该词,而《摩诃婆罗多》中“Bharat”既指开创了印度教统治的传奇君王“婆罗多王”,又可指其后裔——婆罗多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