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白话通史!一本书读懂5000年历史
100多年来,第一个研读《二十四史》三遍以上的学者;一位用两种体例写中国通史的学者;论用白话文讲历史,他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史学大家顾颉刚赞他:全国中精熟全史者唯此一人。严耕望说他“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他写就了“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中国历史第一位用白话文讲述上下五千年通史的史...
中国首部白话文通史!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代表作!
翻开《二十五史》来一看(从前都说《二十四史》,这是清朝时候,功令上所定为正史的。民国时代,柯劭忞所著的《新元史》,业经奉徐世昌总统令,加入正史之中,所以现在该称《二十五史》了),所记的,全是些战争攻伐,在庙堂上的人所发的政令,以及这些人的传记世系。昔人称《左传》为相斫书,近代的人称《二十四...
董宇辉:你一生可以不读任何书...
同时,每本书都是大白话讲历史!!!就像在读大师翻译版的《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同时还加了料,比市面上的其他通俗史书更严谨!比经典史书更好读!读者的评价十分高——“喜欢历史的读者,直接闭眼入。跳出原有的认知局限,拥有高瞻远瞩的人生视野。”学生读,随手一翻就是现成的写作素材,打通大...
北京保利2024春拍丨古籍文献 金石碑帖 翰墨菁萃 西文经典_腾讯新闻
提要:武英殿版二十四史素有正史之名,所记各朝历史。上起《史记》五帝本纪之黄帝(前2770),止于《明史》崇祯十七年(1644),计3213卷,约4700万字。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的校刊工作主要在乾隆四年(1739)至十一年(1746)间进行,主要由博学鸿词和进士出身的翰林负责,如齐召南,杭世骏等,皆为贯通经史之良才,保证了...
中国清史学界领军人物戴逸逝世
五、修史用语的创新。“二十四史”用文言文写成,而《清史》采用的是简洁典雅的白话文。六、以往修史的基本全是官员,而《清史》编纂委员会的25名成员全都是学者。《清史》还注意吸纳别的学科的成果,以助力于历史真相的还原。比如,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光绪比慈禧早去世仅一天,这是巧合吗?光看档案永远得不出...
历史是维新的证佐,不是守旧的护符 | 吕思勉先生诞辰140周年
“少时尚无公私立学校,十五后稍有之,然时视外国文及技术,均不甚重;故生平未入学校”(同上)(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据吕思勉自述,十二岁以前皆延师于家,而后师于其父,“予母及姊。皆通文墨,亦相助为理”(同上)。23岁时,吕思勉已遍读二十四史,并做了大量札记,为日后为学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就此明确了治史之前途。
反对《清史》用白话文的理由:不想让太多的人读历史,其心可诛
白话文《清史》的出版,详细记录了有清一朝的发生、发展以及幻灭,里面肯定会附有大量的文献影印资料作为佐证,这是前代历史书所不能具备的功能,我们看二十四史,基本靠脑补画面,而《清史》读起来就不一样了,有具体的文言文的文献资料在旁边,还有明确的注释,便于人们阅读。
《清史》到底应该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但这个其实并不是文言得以成为古代史书规范文体的最关键原因——毕竟白话也是可以规范化的,现代人,但凡稍微具备点古文素养,同样可以去阅读唐代的白话传奇小说,至于明清时候《四大名著》,那就更不在话下。那么,真正让文言成为《二十四史》通用书面文体的因素是什么?很简单,两个字:成本!而这个成本,又分为记录、保存...
精品!《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全十卷,第四卷)》让你看过就回味无穷!
精品!《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全十卷,第四卷)》让你看过就回味无穷!《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全十卷,第四卷)》作者:龚书铎
编撰29年,《今注本二十四史》即将完成
《二十四史》的文字有特有的韵律和节奏。“我们选择‘今注本’时没有选择‘白话本’也是为此。为了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庄严。因为白话文的《二十四史》就不再是《二十四史》了。正如翻译成白话的唐诗就不是唐诗了。”王石说。“今注本”《二十四史》融史著和史学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