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技术或将再进一步?《Science》创刊百余年来首发钠离子...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学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二次电池(又称可充电电池或蓄电池)这种能实现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新型储能技术,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锂离子电池虽然已成为占据全球电化学储能规模市场80%份额的“绝对一哥”,但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和较高昂成本,产业发展面临“天花板”...
综述!碳基材料用于快速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最新进展!
表1).通过以石墨为负极了解锂离子和电子在四个迁移步骤中的传导机制,可以得出结论:优化离子和电子在固态扩散中通过电极材料的迁移对LIB的快速充电至关重要。尽管近年来人们对碳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快速充电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这一领域还存在许多挑战和知识空白。快速充电LIB的实际应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
【科技】中山大学卢侠团队Electrochem Energy Rev综述:锂合金/...
然而,由于石墨负极(372mAhg-1)的能量密度限制,对电池更高能量密度的追求给当前锂离子电池带来了巨大压力。相比于锂离子电池,由于金属锂的超高能量密度(3860mAhg-1和2061mAhcm-3)、超低质量密度(0.534gcm-3)和电化学电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V),使用金属锂作为先进负极已成为将锂离子电池的目...
...教授团队:从PHM的关键步骤看锂离子电池PHM研究进展|CJME论文推荐
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结论。Figure1ReviewofbatterytestingmethodsFigure2SchematicdiagramofECM3结果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帮助下,电池PHM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分别从电池PHM的主要步骤对电池PHM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分析了大量的出版物,回顾了最近六年(2018~2023)电池PHM的最新发展。主要研究发现...
《储能科学与技术》经典栏目|读一篇=读百篇: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
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和电解液的开发。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干法电极制备技术、黏结剂和隔膜的研究、集流体的开发和锂氧电池的电解质设计。电极中的锂离子输运和降解机制、电解液中的锂沉积形貌和SEI结构演变、全电池热失控分析,溶剂对CEI组分影响的理论模拟以及降低电池成本和优化制造工艺的论文...
从博士论文到生产线,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投产!
胡培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研究有关锂的课题,他还曾在湖北万润、中纬新材料等锂电企业工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其间,碳酸锂的价格曾一度高涨,我国的锂资源85%依赖进口。这些经历告诉他:“钠的差异化性能决定它对整个行业是有益弥补。”看中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价值的资本不少。近一年时间内,启钠新能源完成了5轮风险投资,总计...
老化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
论文链接:httpsdoi/10.1016/j.etran.2019.100034研究背景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系统。然而,锂离子电池热失控(TR)相关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仍然备受关注,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中将变得更...
从爬山虎获得灵感,复旦彭慧胜团队走通柔性纤维锂离子电池研发...
研究团队自主设计关键设备,建立了纤维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实现每小时300瓦时的产能,“相当于每小时生产的电池可同时为20部手机充电。”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之一、博士后路晨昊介绍。他们实现了数千米长度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其能量密度达到128瓦时/千克,可为无人机等大功率设备供电;在经历10万次弯折变形后,其容量...
《上海科技报》华东理工大学锂离子电池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大单晶...
近日,国际权威综合性科技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报道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浩教授和化工学院李春忠教授在锂离子电池富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理性设计和创新制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低应变长寿命单晶富镍三元正极材料设计新思路”。图:单晶富
昆明理工&昆士兰大学:界面工程策略提升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性能及...
纳米结构的设计是稳定硅负极界面的有效策略,最终提高锂离子电池中硅基负极的性能。这种方法有效缓解了硅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缩短了离子/电子扩散路径,保持了结构的完整性。本文详细总结了不同纳米结构硅及其界面优化研究,包括纳米颗粒(0D)、纳米线、纳米管或纳米棒(1D)、纳米片(2D)和纳米框架(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