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童洋:“乡饮酒礼”与早期新年节日的仪俗形态
《仪礼·乡饮酒礼》是唯一完整记录“乡饮酒礼”礼仪仪式的先秦文本,郑玄以《乡饮酒礼》记:“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宾之,与之饮酒。”这一说法为大多数注家所沿承,并成为后世“宾贤”用“乡饮酒礼”的行为依据。但事实上,审查全篇,可以发现《乡饮酒礼》中并无任何有关“献贤”“宾贤...
中国古代乡饮酒礼的四期流变
关于乡饮酒礼的经典莫过于《仪礼》《礼记》的一些篇章,以及后人对经典阐释的著作,如贾公彦《仪礼注疏》、孔颖达《礼记正义》。此外,清代凌廷堪《礼经释例》,今人沈文倬《乡礼参臆》等,都对乡饮酒礼进行了文献学研究。还有结合文献对乡饮酒礼知识以及乡饮酒礼本身进行研究的论文,其中有关乡饮酒礼某一方面的究成...
青未了|乡饮宾与乡饮酒礼
对“乡饮宾”一词,人们可能很陌生,可“乡饮酒礼”制在周朝时就已盛行。所谓“乡饮宾”,亦称“乡饮耆宾”,是由乡里举荐、皇帝恩荐的德高望重、齿德俱优的贤能之人。诗经《仪礼·乡饮礼》中解释为“贤者为宾”,“乡饮宾”实为旧时耆老乡绅之殊荣。我国自周朝开始每年遴选乡饮宾并举办乡饮酒礼,历代相沿,直...
“一献之礼”与“九献之礼”:谈谈周代敬酒的礼仪
因而《仪礼·乡饮酒礼》中关于“酬”字的类似表达,如“主人实觯酬宾,”郑玄解释为“酬,劝酒也”,贾公彦进一步说“若不自先饮,主人不忠信;恐宾不饮,示忠信之道,故先自饮,乃饮宾,为酬也”。以上行礼过程共涉及主人以及宾客,每人饮酒两杯,普遍意义上的一献之礼才算完成。在丧葬祭祀活动过程中,一献之礼又...
岸田访美,美方失“礼”?
先秦时代,礼成了人们必须实践躬行的社会准则,并在被并称为“三礼”的《仪礼》《周礼》《礼记》中作了明确规定。例如,《礼记》的“乡饮酒礼”规定,对60岁者敬酒3杯,70岁者敬酒4杯,80岁者敬酒5杯。中国先秦史权威杨宽教授在《古史新探》中就此写道:“这不仅是敬老的表示,而且是等级秩序的反映。”宋代...
周公制礼:从“得”到“德” 开创礼乐文明|新知
周礼,包括典章制度、礼仪规范、干戚乐舞(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主要记载于“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有规范日常生活的冠礼、丧礼、聘礼、乡饮酒礼、士相见礼,规范祭祀的察礼,饮食宴客的飨礼、燕礼,规范君臣上下之制的觐礼、朝礼以及军队的出征礼仪等。
马楠:从清华简《大夫食礼》再论礼经礼记关系及成篇先后问题
又如陈具之文往往在经,细节说明往往入记,《公食大夫礼》叙设正馔、设加馔之俎豆簋簠方位极尽详备,《大夫食礼》仅在记文之末载馈食陈设方位,但《仪礼》设洗条文,《士冠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士虞礼》《少牢馈食礼》等篇在经,唯《特牲馈食礼》设洗相类文句却载...
出礼入刑、隆礼重法彰显中华法系理性思辨和实践智慧
”正因为礼深入百姓生活,“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所以世人莫不致力于消除失礼的现象:“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伴随着礼法文明的发展,礼的精义也在地方立法、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中广泛体现,使出礼入刑、隆礼重法有了深厚的基层基础...
虞万里谈杨宽先生治学:为写《西周史》,全面研究《仪礼》
杨先生研究西周史,他不仅先对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作专题研究,更对《周礼》中西周、春秋间的乡遂制度、西周的大学做专门的探讨。尤其是《仪礼》中的“籍田礼”“冠礼”“大蒐礼”“乡饮酒礼”“射礼”“贽见礼”等都潜心研究,写成专文(见《古史新探》),然后撰写其名著《西周史》。一个史学...
...杨国荣:作为规范系统的礼 —— 从经学的现代意义看《仪礼...
礼首先以既成的规范为形态,《仪礼》《周礼》《礼记》便包含各种已有规定的描述,诸如成人礼(士冠礼)、成婚礼(士昏礼)、人与人交往之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等。其中既可以看到礼的具体内容,也不难注意到其对人的行为的多重规范意义。作为规范,礼是社会领域中“事”展开的条件:“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