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萍》到《繁花》——以“苏北”作为一种方法
他们来到上海从事本地人和浙江移民不愿从事的工作,拉黄包车、剃头、修脚、倒马桶……他们盘踞在苏州河沿岸建成了蔚为壮观的“滚地龙”(棚户区)。韩起澜困惑的是,苏北移民并非异族人,不像19世纪早期移民美国的爱尔兰人,也不是非裔美国人、波多黎各人,相反,“他们在形体上同其他上海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几乎全是中国...
外地俗语中的苏州印象
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一俗语的产生与明代初年的一次大移民有关,历史统称作“洪武赶散”。元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中原,相传朱元璋在攻打盘踞在苏州的吴王张士诚时,苏州百姓大力拥护吴王,拖慢了老朱争霸天下的脚步,为出心中恶气,朱元璋打着移民屯田的幌子,将大批苏州人驱赶到苏中、苏北。这一说法属于民间故事,真实性存疑。
苏北,到底穷不穷?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战乱和黄河泛滥,20世纪初,大批苏北地区难民逃到上海讨生活。这群遭遇不幸的人们,在上海无亲无故、无依无靠,只能租住在廉价的棚屋或是搭棚栖居,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上海曾经的“三湾一弄”,是著名的贫民窟,主要住的就是苏北和安徽移民。而他们本该值得同情的经历,却也成了后来上海人对于苏北刻...
江苏600多人吴姓家族,集体要求改姓,理由:张士诚后裔
此外,于江苏盐城等多地所发现的众多族谱里,诸多都确切表明自家先祖是在元末明初之时由苏州阊门徙入。故而多年间,不断有苏北人陆续前往苏州寻根溯源。2011年4月6日,苏州金阊区举行苏州阊门寻根纪念地开馆典礼。来自泰州、盐城等地的数百名江南人后裔汇集于此,开展祭祖活动。他们向朝宗阁鞠躬并敬献鲜花...
讲张:朱元璋穷凶极恶统治下,江南对张士诚仁政的无尽怀念|文史宴
随着年岁的增长,阅读积累,才了解到,这两句令我儿时颇为困惑的话,背后竟凝结着吴地百姓数百年来的血泪忆痕——元亡明兴之际,朱元璋和张士诚争霸江南,成王败寇之后,江南地区和苏北片区,就开始流传着了“梦赴苏州”和“讲张”这两个话语。对于这个张士诚,已身为九五之尊,知人论世极为刻毒的朱元璋,曾如此评...
救救方言,救救城市的灵魂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过去,大众传媒尤其广播电视是传播方言的重要载体(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比如上世纪80年的广播剧《滑稽王小毛》、90年代的家庭情景剧《老娘舅》系列,影响了整整两代人,并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新上海人学习上海话,了解苏州话、苏北话、绍兴话等其他吴语方言的“空中课堂”。但进入21世纪以来,类似有影响力的吴语方言作品越来越少,哪怕是久...
苏北移民的根
元朝的平江路(相当于以后的苏州府)有人口200多万,明军攻克苏州时,城中还有军兵20余万,与苏北有天壤之别。所以尽管在元末明初苏州已向淮北、南京输出了大量移民,依然可以有大批民户迁往苏北。不过,迁入苏北的移民还有其他来源。例如,〔民国〕《泰兴县志》称:“试征诸氏族谱牒,大都皖赣名族,于元明之际迁来。
朱元璋为削弱张士诚控制区的力量进行移民,洪武赶散自苏州启程
明初从苏南及其周边地区迁徙到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下属各县的移民后裔们一般认为自己祖籍出身“苏州闾门”。就像洪洞大槐树移民类似,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是明初移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集合出发地一样,明初迁徙到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等地的移民集合出发地是苏州的闾门,尤其以苏北地区移民一般都认为的祖籍寻根的...
盐城、淮安……苏北人竟是苏州人的后裔?!
4月6日,快报记者来到淮安市金湖县,金湖县党史办的李顺华告诉记者,对于明初时期把苏州当地老百姓往北赶的这一迁民行动,金湖县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两句话:一叫“洪武赶散”,一叫“插草为标”。前者意即朱洪武将一些地方的人强令迁徙疏散,疏散至本地的大多是苏州阊门人。后者意即此地一片...
地方文史︱曹树基:“瓦屑坝”移民是传说还是史实?
2022年12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第六届地方文史研修班上做了题为“‘瓦屑坝’移民:传说还是史实”的学术讲座,通过对比《明实录》与族谱、地方志,发现其记载基本吻合,证明了族谱资料记载族源时的可靠性,南方地区明初的移民是中央政府精心组织与规划的,进而认为“瓦屑坝”移民是历史之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