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空间站将开展这一实验,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重大谜题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刘竹称,我们把这个厌氧的古菌选定,然后把这个微生物放到这个装置上,把它上行到(中国)空间站的平台上。然后利用这个空间站平台的这种暴露在宇宙辐射条件,加上它微重力的环境,加上它的一些其他的一些比如说像温度,这样一些比较极端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来看一下,来测试一下,看看地球...
天舟闪送,天宫上新!定制化包裹服务来啦
清华大学刘竹教授团队希望反向验证类似地球早期生命在地外环境生存的可能。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刘竹:不上天你没有办法真正获得一种非地球外的环境,就是要测试一下极端环境,宇宙辐射暴露,微重力环境,如果产甲烷菌能在这个环境下存活,并且能够产生甲烷、很好地生长,那么就能论证地球上的原始的生命是可以在地外环境...
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中国空间站将开展地外生态系统模拟实验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刘竹:我们这个实验就为了从一种反向验证的角度来验证一下。如果它(产甲烷菌)能在这个环境下存活,并且能够比如说能产生甲烷,能够很好地生长,那么就能论证实质上地球上的原始的生命实际上是可以在地外的环境里面生存的,甚至是生长的。那么它也就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火星上发现的甲烷...
探寻外星生命:中国空间站将开展地外生态系统模拟实验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东秀珠、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刘竹介绍称,这种菌吃的东西特别简单,我们希望利用空间站平台的宇宙辐射条件,结合微重力环境、适当的温度等条件设置一个极端环境,从而验证这种厌氧古菌能否在这种环境下存活。刘竹指出:我们这个实验就是为了从一个逆向验证的角度来验证一下。如果它(产甲烷...
清华大学地学系刘竹课题组揭示城市交通减排的健康协同效益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刘竹副教授课题组针对北京居民出行方式开展研究,分析了出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性别人群的健康协同效益。研究通过对北京中心城区的居民出行方式进行气候减缓策略情景分析发现,采用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合称绿色出行)和电动汽车出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促进交通部门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其中绿色出行的...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刘竹:全球碳排放的实时监测
会上,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刘竹分享了关于全球碳排放实时监测技术的主题演讲(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图|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刘竹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挑战,就好像地球生病。在过去百万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气温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410PPM,地球正处于发烧的状态,病因源于大气二氧化碳...
清华大学十大新闻等你投票!
1月23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上,清华大学倡议并邀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共商一流大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与会大学决定响应清华倡议,联合发起“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5月28-29日,来自英国、...
清华大学2019年十大新闻揭晓
9月21日,“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设立以来第二次颁出的“求是终身成就奖”授予了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刘竹、彭敏、王朝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1月17日,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邵峰获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王小云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王小云为...
人类,为了什么需要创新?看看大咖们怎么说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
——刘竹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科学计划CarbonMonitor负责人有没有可能让这些器件从它所处的环境当中获取能源,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一个变化,我们就希望能够和一些能量采集的技术进行结合,让这个物联网变成一个无源的物联网。
近实时碳地图赋能碳中和目标实现 全球碳排放时空动态研究从“过去...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刘竹及其研究团队构建了以天为单位的全球首个近实时天尺度碳排放地图GRACED,将碳排放时空动态研究从“过去时”发展到“现在时”,为碳中和目标科学精准实现提供数据支撑。碳数据获关注近实时天尺度碳排放地图发布刘竹认为,除了关注碳排放的量,还需要知道碳排放从哪里来,以及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