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调侃同行好友,写下一首很拗口的怪诗,能一次读顺的都是高手
其实这首拗口怪诗最有趣的地方,是苏轼在描述宴席上的场景时的笔触,带有一丝幽默与调侃的意味。苏轼以“荆笄供脍”和“干锅更戛”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帮文人酒友们在享受美食时的率真与不羁。须知按照中国传统,长辈是不允许孩子在吃饭时发出任何响声的。可苏轼的诗却似乎在歌颂一帮文人敲打着锅边...
历史的尘埃——苏轼写了哪些讽刺王安石变法的诗歌
熙宁十年知徐州任上,苏轼写诗赠祈雨有应的李清臣:“半年不雨坐龙慵,但怨天公不怨龙。今年一雨何足道,龙神社鬼各言功。”此诗亦有深意:“本因龙神慵懒不行雨,却使人心怨天公,以讥讽大臣不任职,不能燮理阴阳,却使人怨天子。以天公比天子,以龙神社鬼比执政大臣及百执事。”元丰元年,苏轼写诗和友人黄庭坚古韵...
苏轼人生至暗时刻写的这组寒食诗,写尽了人生的孤独和惆怅
生活上的窘迫和政治上的失意,让诗人心情沉闷,心力交瘁,甚至心如死灰。黄州时期的苏轼,写了很多旷达豪迈的诗词,这组诗最为沉痛。写出了诗人最真实、最沉痛的内心情感。看到这样的诗,内心确实非常难过。其实,很多诗人都被贬过。比如大家熟悉的刘禹锡、刘长卿、柳宗元等人。可正是有了这常人无法忍受的经历,才造就了...
元旦:苏轼写下一首打喷嚏诗,道尽最美的思念,最真的友谊
《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宋)苏轼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灯欲及辰。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苏轼通过对春盘这一节日饮食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而热闹的新年场景。“...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在狱中受尽折磨,绝望中写下两首绝命诗
因此,苏轼之所以获救,除了有前述大臣与太后的努力以外,亦应归功于他自身在狱中写下的那两首,情感真挚、动人心魄的绝命诗,即《狱中寄子由二首》。《狱中寄子由二首》赏析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苏轼写初冬最美的一首诗,治愈寒冷,结尾14字温暖世人近千年
今天的“诗词漫游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的《赠刘景文》,治愈寒冷,结尾14字温暖世人近千年!赠刘景文/冬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荷尽,菊残,橙黄,橘绿,好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末冬初图。“傲霜枝”的气节,“君须记”的感人真情,“橙黄橘绿”的美好景致...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多年以后,面对人生旅程的终点站,苏轼将会想起第一次登上庐山时的情景,那时他48岁,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诗句。多年以后,面对人生旅程的终点站,65岁的苏轼终于悟透了人生,他觉得第一次登上庐山写下的诗句是还未悟透人生的、略带青涩的作品。
应似飞鸿踏雪泥,《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解读苏东坡的诗
他的诗作在人生不同阶段有较大的风格改变。以苏轼早年诗作《江上看山》为例,方笑一说,现代人对七律的审美偏好受到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影响,而苏轼的这首诗节奏较快,有较强的画面感和场景感,类似如今的多机位摄像,融合近景、远景和特写,显得与众不同。他又举《和子由渑池怀旧》为例,认为苏轼把“戴着镣铐...
博物馆里读中国|苏轼《治平帖》等宋元名迹将亮相南博
展览以苏轼的书画艺术为核心,分为绘画与书法两大板块,绘画部分包含“达心适意”“写形传神”“诗歌绘画”三个篇章,书法包含“法中尚意”“书以学养”两个篇章。篇章主题均源自苏轼代表性的书画艺术理论,苏轼的书画艺术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各篇章虽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苏轼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世界。
冬至:苏轼很冷门的一首小诗,写尽冬至的萧瑟苍凉,流传至今
(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苏轼这首诗写于农历1072年11月10日,创作地点是浙江省杭州市的吉祥寺。诗中的“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描述了冬至的景象。冬至这一天,阳光微弱,寒风萧瑟,细雨洒在枯萎的草地上,显得格外萧条。“枯荄(gāi)”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