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邬达克纪念馆,路过记得看一眼
英国乔治式折中主义风格,底部基座饰以通贯的汉白玉壁柱,入口为高两层的重叠拱券;中部饰褐色面砖,窗口有简洁的线脚装饰;上部为青白色花岗石饰面;转角处作塔楼造型,顶部有巴洛克装饰。邬达克在克利洋行时期最有影响的代表作,美洲殖民时期乔治式建筑风格。简约明快的装饰艺术风格,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最早的大戏院。慕尔...
凯鲁亚克:一个奔跑的普鲁斯特
这是凯鲁亚克的一个转折点。他突然间发现了一种新的自动写作风格,如同音乐一般自由纯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创作所谓的“狂野散文”,亦即行文不加标点、不假思索的写作风格,他可以献祭一切——健康、心智、婚姻和父性,彻底放弃一切安慰或者安全感。“那种写作就是一切。”它成了凯鲁亚克的信条,尽管在他的小说里他很少...
晚潮|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到底好在哪?
普鲁斯特的个人思绪的游离性和情节叙事的连贯性,反复交织、贯穿作品。著者戈达尔对此的评价是,“他以避开时间顺序的方式同时提到了整个人生而不再是其中的某一阶段,因此他可以说是在西方小说的主流叙事法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的革命”,亦是法国二十世纪文学的革命。“转载请注明出处”...
普鲁斯特《欢乐与时日》:发出邀请的年轻的手势
影响普鲁斯特作品主题、风格甚至结构的因素,我认为与他独特的身份密切相关。他几个令人尴尬的身份特征,决定了他的思考方式与写作方式,这便是:半个犹太人(尽管他从不认同)、恋母的儿子、上升的资产阶级、哮喘病人。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后面三者。第二个身份反映到作品中,便是某种负罪感,尤其是对母亲的负疚——在《...
普鲁斯特和萨特是怎样“来到”中国的?
多人合译让全译本在短时间内得以完成,但留下了不少遗憾,关键问题是语言风格的不一致。其后,不乏翻译家发下宏愿,以个人力量独自翻译这套巨著,包括“敢死队”中的徐和瑾与周克希。徐和瑾75岁时去世,译了四卷,还剩三卷。周克希耗时十年译成三卷,宣布放弃,他引用法国作家法郎士的名言叹息:“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普鲁斯特《论书籍》:我力图呈现的,是认识我自己
普鲁斯特《论书籍》:我力图呈现的,是认识我自己我毫不怀疑,自己经常谈论的话题,若是交给相关领域的权威来谈,会得到更充分也更真切的解读(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我在此处写下的试笔,纯属天性自然流露,而非后天习得的才能;倘若有人指出我因无知犯下的错误,也并非是在针对我本人,因我几乎不能向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保证我的论述定会...
入围傅雷翻译出版奖,这本书让普鲁斯特不再遥不可及
这部“几乎没有人读”的书就是《追忆似水年华》,书中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只是反复在回忆和虚构当中来回跳转,不断重现已经逝去的岁月。这种意识流的创作风格和极其细腻的语言描写,总让读者不由喟叹:“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追忆似水年华》手稿...
艺术漫谈 | 赵无极与他的诗意之交(三)
在《普鲁斯特》中,弗雷蒙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对法国文学巨匠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文学风格与技巧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剖析。他不仅揭示了普鲁斯特作品中那些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和跳跃性的叙述手法,更深入挖掘了这些文学元素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美学价值。
赵普光丨作家与“读家”的变奏
普鲁斯特的理解不同:“在巴尔扎克的‘四联剧’第一部最后一幕,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包括有伏笔,有种种隐情在内,……这种伏笔写法引起一种十分独特的心理效应,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的心理作用”。同样反复强调真实性问题,普鲁斯特“所说的真实性看来主要侧重在主观或内在的真实;他说巴尔扎克小说中写的‘戏剧表层情节...
大咖书单|青年作家尚启元:从经典文学著作中读懂个体命运
推荐理由:《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单行本首次出版于1919年。本部小说共七大卷,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