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如果张爱玲匿名,重返文坛
梁文道:张爱玲早期作品的风格,一眼就看的出来。假如今天一个熟悉张爱玲早期作品的读者,看《小团圆》,或者把张爱玲晚期作品给他,他保证认不出那是张爱玲。那风格在阅读时重不重要呢?作家的个人风格好像是城墙,但也是武器。我们这次比赛好玩在,如果成名作家故意隐藏自己的风格,像不像把自己的一只腿绑起来跑步。风格...
张爱玲: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
自己发现与前不同的地方,心里很高兴——好像是一点踏实的进步,也说不出是为什么。学者止庵出新书了,这次是关于张爱玲,书名为《张爱玲事迹》。本书通读、搜求、考证、编订多年后,打磨出来的一本关于张爱玲研究的全新著作。作者作为编辑整理张爱玲作品最重要的参与者,多年来接触张爱玲手稿、书信等一手资料,近年来又...
王音洁评《张爱玲的晚期风格》|爱与真的美杜莎之旅
但陈建华独具创见将张爱玲的书写行为标举出来,他说:“张爱玲的《小团圆》就挣脱中国女性身上的束缚,尤其就违背女作家的写作伦理来说,是反传统的,其彻底程度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双璧。我这说的‘反传统’是指文学现代性的象征意义,而且与《狂人日记》的国族想象不同,《小团圆》出自个人的反思立场...
文学|《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从《小团圆》看张爱玲
《小团圆》可以视作张爱玲的自传性作品,为表现复杂的人生,在《小团圆》中她用罗生门式的角度来讲故事,以变幻无常的视点编缀记忆的碎片,这种新的叙事方式有时显得扑朔迷离,给阅读带来困难。复旦大学教授、文学研究学者陈建华所著的《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从上海到洛杉矶,从唐传奇到《恶之花》,在我国...
陈建华|张爱玲《小团圆》与晚期风格
张爱玲的《小团圆》有一处讲九莉:“自从写东西,觉得无论说什么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种信心,总会有人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68页,下标页码)从上下文看,这是就她与姑姑或好友比比的语言沟通而言,的确,她跟亲友至交之间心有灵犀,但这句话也可指她对她所有写的东西以及所有她的读者都抱有...
是江郎才尽还是再攀巅峰?在今天我们如何理解张爱玲的《小团圆》
在戴锦华看来,《小团圆》写得糟糕,《赤地之恋》《秧歌》则“根本不是小说”(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与此同时,哈佛文学博士陈建华的《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以及港大教授黄心村的《缘起香港: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相继出版。在这两部著作中,两位学者都试图将《小团圆》纳入世界文学的版图中考察,并给予了颇高评价:陈建华...
让情欲开口,直面性,是张爱玲晚期风格的主要特点之一
当然,回到自身,首先,也是最终——从身体出发,情欲与性爱因此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复旦大学教授、文学研究学者陈建华认为,“让情欲开口,直面性,是张爱玲晚期风格的主要特点之一。”前期的张爱玲对性事三缄其口,《小团圆》则突破了禁区,描写直白大胆,堪比R级影片。在下文中,陈建华结合张爱玲的写作史,细致...
止庵|张爱玲的“晚期风格”
止庵|张爱玲的“晚期风格”“‘才尽’也就随他们去说好了,先要过了自己这一关。”——张爱玲1990年1月9日致宋淇夫妇张爱玲张爱玲1989年9月3日致信宋淇夫妇云:“几篇短文只改完了一篇,……姑且先寄了来,只为了自己想突破写不出东西的瓶颈。”该文即《草炉饼》,同年9月25日发表于《联合报》副刊。此...
张爱玲诞辰百年︱崔文东:素姐姐与《相见欢》
张爱玲在散文《忆胡适之》里感慨中国旧小说难觅西方知音,其中一个缘故就是“我们‘三字经’式的名字他们连看几个立刻头晕眼花起来”。然而她自己创作《小团圆》,集“三字经”之大成,人名攒动,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们”也常常如堕五里雾中。素姐姐就是一个好例子,全书仅提及三次,却又郑重其事,仿佛在哪里远兜远转埋...
《爱与真的启示: 张爱玲的晚期风格》出版
大皖新闻讯复旦大学教授、文学研究学者陈建华所著的《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日前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从上海到洛杉矶,从唐传奇到《恶之花》,在我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系谱中,呈现从《传奇》到《小团圆》的华丽苍凉。书中主要探讨了张爱玲的晚年生活及其创作体现的“晚期风格”,着重剖析张爱玲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