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是女真的后代吗?通古斯人又是怎么一回事?满族族源来历考证
下面,我们再试着从宗教的角度来看看满族的归属,满族信奉萨满教,金代女真人也信奉萨满,南宋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兀室奸滑而有才。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用“珊蛮”一词,记述了女真人信奉的萨满教,“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Jdamman,意指兴奋的人、激动的人或...
满族的禁忌垂挂习俗
满族丧葬习俗中有挂幡,俗称挑大幡、引魂幡。凡死人都要在大门旁高悬引魂幡。满族人在清明上坟要插佛托。用柳树枝上插苞米棒,顶端挂一朵白花,下面贴五色纸条剪成车轱辘钱式连续图案,插在坟头上。苞米棒像征佛托妈妈赤祼的身体,糊上的五彩纸条,象征是用衣服遮盖上了。其用意是祈求死去的长辈福荫子孙,使家族人丁...
尚织汉服学塾:女真遗风与萨满信仰,满清宫廷服饰的纹样解读
萨满教是满族人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其服饰中的自然符号和色彩,具有神秘的原始魅力,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在清代宫廷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纹样都体现了萨满教义,如鹰纹、火纹等,这些纹样都来源于生活。萨满文化对满族服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纹样上,还体现在服饰的款式和色彩上。在萨满服饰中,鹰纹是常见的图案...
去东北,看萨满舞新生
在蒙古族、满族、锡伯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文化中,仍有萨满舞的遗存——这个带着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的原始舞蹈,始终在传承着。孙柏强介绍,传统的萨满舞的构成部分有神话故事、请神唱词、鼓的击打以及对各类法器的运用,其中比较关键的是神歌。
【践行“四力”看发展 抵边村采访纪行】何士环老人:百年岁月的...
同行的宣传部门的同志介绍,《满族说部》的讲述人是本氏族中的萨满、穆昆达或德高望重有文化的老人。在本氏族中选有血缘关系的后生承继,一般是祖传父,父传子。传承的方法也是口耳相传,心领神会。千百年来,满族的各个姓氏依凭家族传袭的方式,将祖先英雄史自行传述和利用谱牒等简要保存下来,保持了传承的单一性。
实拍黑龙江省黑河市“颁金节”,你可能从没听说过的满族传统节日
接着,满族信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巫师也进行了神秘的祈福仪式,鲜艳独特的衣服和怪诞离奇的动作都让许多第一次前来参加“颁金节”的南方游客大开了眼界(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最后,就是满族同胞代表进行拜祭祖先的仪式。尽管“满族”的诞生时间是在几百年以前,但“颁金节”这个节日却是在1989年才被确立的,至今也就不过30多年的历史,算是一...
公主岭市龙山满族乡:精雕细琢文旅新画卷
走进位于龙山满族乡的大龙山文化园,连绵起伏的山岳,清冽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夏季里,观景台、古长城、钟鼓楼、高空滑梯、玻璃栈道等成了游客最多的打卡地;冬季里,这里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又有了自己的新名片——大龙山冰雪乐园:冰雪娱乐区内,卡丁车、雪地摩托、全民滑冰、民间冰壶、抽冰陀螺等项目应有尽有;...
“东北大仙”频繁出现影视剧,到底什么鬼?
在闯关东时期,满汉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出马”信仰的形成。满族察玛(萨满)与关内汉族的“香坛”信仰相结合,形成了后来的“出马仙”信仰体系。东北多山林的地理条件,野生动物多,也为“出马”信仰的出现提供了基础。社会心理慰藉的诉求,使得建国乃至改革开放后,“出马”习俗依旧在东北长期存在。
“吃福肉”:清初皇家年俗
新华社沈阳1月31日专电(记者高铭)沈阳故宫的清宁宫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也是清初皇家举行萨满教祭祀仪式场所。每年的大年初一,皇帝、皇后及诸贝勒大臣齐聚在此祭天、祭地、祭祖先。近日,专家向记者揭示了当时杀猪献祭“吃福肉”的皇家年俗。
这个低调的避暑美食大省,究竟有多好吃?
不仅仅是乌拉火锅,吉林还有更精彩的猪肉吃法,白肉和血肠源于满族萨满祭祀中“吃福肉”的习俗,在整个东北都十分常见。但是在吉林,这里的白肉和血肠十分特别,不同于其他地方酸菜、血肠、白肉混合在一锅里,这里的酸菜白肉和血肠可以分别单独成菜,切好的白肉薄如纸片、血肠状如灯碗,是吉林独有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