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藏宝图 | 四千岁的“陶咩咩” - 恩施新闻网 - 恩施州综合门户...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修复一件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像时,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疑似指纹痕迹。经指纹鉴定专家确认,在陶塑人像左耳下、右耳下两个地方发现的疑似痕迹,确为人类指纹。经微痕分析测量,这些指纹的纹线间距大约0.31至0.37毫米,与现代人接近。据专家推测,这些指纹应该是在制作陶塑过程中留下的立体指纹。专家...
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5000多年前的陶塑人面像被称为最早的“南京...
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展出有一件泥塑人面像,有5000多年前的历史,是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面孔”,被称为“金陵先祖”。泥塑人像出土的浦口区营盘山遗址,也是今人探究南京地域文明起源的一处重要遗址。陶塑人面像高9.8厘米,面部轮廓近似长方形,前额宽平,眼睛深凹,狭长微弯曲,眼眶粗大,鼻梁高挺,鼻翼宽厚...
这件元青花为何披件“珊瑚头纱”?陶瓷修复专家:让文物“修旧留痕”
后经指纹鉴定专家、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确认,该陶塑人像左耳下、右耳下两个地方发现的疑似痕迹,确为4000多年前人类指纹,为制作器物过程留下的立体指纹。这件陶塑人像上的指纹,也成为长江流域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指纹遗迹。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像(左上)和人像耳朵下方留下的人类指纹(右...
东西问|刘国祥:红山文化如何形成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基因?
其中,红山后遗址是红山文化命名地;牛河梁遗址是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埋葬与祭祀中心;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首次发现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魏家窝铺遗址是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中期聚落遗址。根据遗址分布状况和文化面貌差异性,可将红山文化划分为魏家窝铺、牛河梁-兴隆沟、哈民忙...
八省31处遗址335件(套)文物汇聚一堂 看“考古中国”项目最新成果
解说在展览现场,诸多游客正围着一件不到四厘米高的陶塑人像驻足欣赏,记者也忍不住好奇,向现场讲解员询问它的来历。同期山东博物馆讲解员高嘉长江中游地区,也是我们国家史前城址出现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并且发现数量最多的区域之一,主要就分布在了湖北和湖南省境内。而其中的一个非常典型的遗址,就...
揭开古蜀文明芳华
6月10日,《寻古中国·古蜀记》第一集《古蜀之源》在央视开播(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营盘山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具有面目相近的陶塑人像、风格类同的彩绘花纹、基本一致的主食等。
勾勒长江中游文明进程-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在它们上方摆放着一个拇指大小的半身陶人像,看上去像小孩子用陶土随意捏成的半成品,但在考古学家看来却意义非凡,因为陶塑人像耳朵下方保留了古代工匠留下的指纹。“这件文物是在布展前几天才出土的,我们对指纹进行扫描研究,推测它属于一名微胖的男性。”方勤说,“这枚指纹的发现,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温度。”据...
不到4厘米高的小陶人为啥成“顶流” 它身上有4000年前的人类指纹
4月18日起,180余件(组)文物亮相湖北省博物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向参观者展示2020年以来鄂、湘、皖、赣、豫五省的考古新成果。在这些文物中,一个不到4厘米高的陶塑人像分外值得关注,因为经考古学者和指纹鉴定专家发现、确认,这个陶塑人像的身上出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人类指纹。
附有史前人类指纹小陶人成考古顶流
4月18日起,180余件(组)文物亮相湖北省博物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向参观者展示2020年以来鄂、湘、皖、赣、豫五省的考古新成果。在这些文物中,一个不到4厘米高的陶塑人像分外值得关注,因为经考古学者和指纹鉴定专家发现、确认,这个陶塑人像的身上出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人类指纹。
考古2022︱新石器考古:四台高地万年屋,凌家滩边燎玉石
在“宫城”内出土了大量的白陶、黑陶、白衣陶、彩陶、朱砂彩绘陶、陶塑人像、绿松石等高等级祭器甚至礼器。在一些建筑的分布区域还发现了土坯、陶砖等建筑材料。此外,还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稻米,如此大量水稻的集中出土在黄土高原地区前所未见,加之出土的陶缸与屈家岭文化的陶缸十分接近,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些稻米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