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怀念并致谢孙伯翔先生
孙伯翔先生为《俗世奇人(肆)》题写的篇名孙伯翔先生为冯骥才题写的对联-END-#孙伯翔#
冯骥才:一支画笔,一支钢笔,为艺术家们画像
绘画、音乐等领域的艺术家是国内文学作品中较少聚焦的群体,而集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冯骥才,有着书写这个群体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近日,记者与冯骥才围绕《艺术家们》进行了一场笔谈,听他讲述对于个人与时代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绘画、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体悟。“艺术家热爱的应该是自己心中...
冯骥才:房子的故事
如今三老都已辞世。他们可爱又真诚以及当时欢快的气息都留在这幅画中,也清晰地记在我的心里。丁聪为冯骥才画像黄苗子和吴祖光题跋1984.3.23政协闭幕的第二天,我和妻子同昭就拿着钥匙兴冲冲去到了新居——云峰楼高层。这是开放以来我的城市最早盖起来的一座高层楼房,毗邻市中心最主要的大街——胜利路上,高达...
冯骥才《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作家为自己的小小说画插画
冯骥才《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作家为自己的小小说画插画《俗世奇人》是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的代表作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冯骥才先后创作了诸多“俗世奇人”系列小说,其风格统一、传奇色彩浓郁、人物形象鲜活,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地域风貌、风土人情,也展现着民间文化的魅力。近日,人民文学出版...
新春特辑|冯骥才、陈忠实、肖复兴、迟子建、池莉、郭楠笔下的春节
文|冯骥才总有人问我年是怎么过的,我想不如写篇文字,谁问给谁看,省得说来说去重复自己。待提起笔来,忽想到清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写过的“新年十事”。“新年十事”写的是当时的风俗,我写的“春节八事”是个人过年的惯例。一、郊区集市走一走...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开馆四周年 | 冯骥才回乡往事
“冯骥才敬乡画展”现场在冯氏家族碑前慈城镇上住着一位我的族姐叫冯一敏,她收藏着我家族的族谱和几幅祖先的画像,邀我去她家看(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她家住在一条名叫太阳殿路的老街上,院内草木繁茂,房子矮小破旧。冯一敏先给我看《慈溪冯氏启承词家谱》——这正是我家十分珍贵的族谱,然后从隔壁一间小屋的阁楼上取下几卷很...
【精英】冯骥才 站在废墟上
拆城当天,摄影家拍下两张人物肖像,一位95岁的寿星和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一座城就像一个人,是有魂灵的,活的;眼里只有物,才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冯骥才看重口述史。他觉得文化不仅存在于物件、手艺里,也在人们的大脑里、心里。有关天津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人物传闻、地名由来...
冯骥才:第一次描述自己
冯骥才:第一次描述自己今晚报读者展示记录冯骥才艺术足迹的剪报长卷冯骥才为观众展示他的自画像。本版摄影曹彤曹铭冯骥才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是因为他多才多艺,堪称大家,还有就是他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工程。每天,大冯的时间都是紧张有序的,他总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一天的事情都记录在...
闯入艺术的年轻人丨毕文君
从1916年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那个耽于心理分析的青年人斯蒂芬,到《散文诗》2020年第2期上登载的《青年艺术家宣言》,一个世纪的历史长度标识了闯入艺术的年轻人们不断努力的思想轨迹,冯骥才202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则为这份思想轨迹的划定贡献了极具时代感的画卷。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走出...
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
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要进冯骥才的书房,得先经过一个走廊,阳光从书房的窗户照进来,在走廊里留下黑白的剪影。这些特别的剪影印在冯骥才的心里:每天去书房,就像要先经过一个只展水墨的画廊。40多年前,冯骥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义和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投入到文化遗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