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良性疾病——胆囊息肉
胆囊腺肌症胆囊腺肌症是胆囊息肉的另一常见类型,约占总数的25%,多为单发,常位于胆囊底部,大小10mm-20mm不等。胆囊腺肌症分为局灶性、阶段性和弥漫性三种类型。其形成被认为是胆囊壁黏膜和固有肌层增厚的结果,并且与胆固醇警惕或结石沉积有关。炎性息肉炎性息肉约占总数的10%,直径一般<10mm,其形成与...
超声诊断胆囊腺肌症1例
病因胆囊腺肌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胆囊结石和慢性炎症、先天性因素、雌激素、胰胆管导管异常等有关。分型胆囊腺肌症根据组织形态学可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漫型(见示意图):①局限型较为常见,多位于胆囊底部,表现为局部增厚;②节段型多位于胆囊体部或体颈交界处,形成节段性增厚,...
胆囊结石、息肉、腺肌症要不要手术治疗?
胆囊腺肌症(胆囊腺肌瘤病)是一种以黏膜过度增生、肌层增厚和壁内憩室为特征的胆囊异常。它的病理特征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疤痕组织增生病变,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趋势。胆囊腺肌瘤病病变可为弥漫型、节段型或局限型。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均有增生,引起胆囊黏膜表层及肌层增厚...
胆囊腺肌症 第二讲 · 被忽略的“戴帽子”胆囊是如何诊断及治疗的?
既往研究多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为胆囊良性疾患,无恶变潜质。但近年来国内外均有较多关于胆囊腺肌症癌变的报道。Ootani等回顾了279例经手术确诊的胆囊腺肌增生症,其中188例节段型GBA有12例(6.4%)恶变,且都发生于环形狭窄末端的基底部黏膜区域,而在91例基底型和弥漫型GBA中却无胆囊癌发生,故认为节段型GBA与胆...
胆结石不切除会不会发展成胆囊癌
1.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固醇性息肉较小且生长缓慢,一般不会癌变,需要警惕的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生长相对较快,直径超过1厘米、基底部囊壁增厚、超声多普勒可探及血供者,多为腺瘤性息肉。2.胆囊腺肌症尤其是节段型腺肌症患者易合并胆囊结石,癌变风险较高。
41岁女子胆囊癌晚期,因“没当回事”失去化疗机会!医生建议→
胆囊腺肌症、吸烟、代谢紊乱综合征等(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或湿热内蕴、偏嗜肥甘与情志拂郁是胆囊结石的成因和机制,结石为标,气滞为本。胆囊癌的预防关键在于防治胆囊慢性炎症。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医生分别提出建议针对高危人群,强调进行有效的影像学筛查和积极规范的干预性治疗。
16人就有1个胆囊息肉,啥样的会癌变?
约占30%,又称为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症、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炎性息肉是长期胆囊结石刺激合并慢性胆囊炎形成的。胆囊腺瘤就是一种良性肿瘤,是癌前病变,癌变率在30%左右。腺肌增生症、腺瘤样增生也有癌变危险。此类型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不建议保胆及药物治疗,建议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结石从何而来?不切除会不会发展成胆囊癌?
1.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固醇性息肉较小且生长缓慢,一般不会癌变,需要警惕的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生长相对较快,直径超过1厘米、基底部囊壁增厚、超声多普勒可探及血供者,多为腺瘤性息肉。2.胆囊腺肌症尤其是节段型腺肌症患者易合并胆囊结石,癌变风险较高。
息肉是癌症前兆?医生直言:体检发现这种息肉,越早切越好!但有些...
1胆囊息肉分“真假”①假性息肉,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肌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约占所有胆囊息肉的55%,不仅没有恶变倾向,有时甚至可以自行缩小。②真性息肉,包括腺瘤、腺肌瘤、腺瘤样增生等。尽管大部分也属于良性,但却存在恶变的可能,像腺瘤直径超过1cm,癌变率可高达30%!
发现息肉,离癌有多远?|宫颈|子宫|胆囊|胆囊息肉_网易订阅
炎症性息肉,与炎症刺激(如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组织增生有关。胆固醇息肉、炎症性息肉一般不会恶变,定期复查即可,比较要注意的是腺瘤样息肉和胆囊腺肌症(有争议),可能有癌变风险[11,12]。相对来说,体积大、增长速度快、基底宽大、合并胆结石、患者年龄较大(>50岁)、有胆绞痛等明显症状的胆囊息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