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的“变异”:英国工业革命浪潮下的社会转型
沈汉在《英国宪章运动》一书中谈及工匠的境况时曾指出:“在工业革命后期的英国,受机器生产排挤的工人,如梳毛工、印布工、手机织工、编织工、制钮扣和项链工人、制靴及制鞋工,以及工业工人,在19世纪上半叶,工资都大幅下降了。”为应对工人对工厂恶劣环境的强烈抗议,英国政府逐步采取了缓和的措施来改善工厂工作...
5分钟极简英国史,读懂英国的前世今生
后来,每一个国家想走向现代社会,就要成为工业化国家,就要走英国工业化道路,这是英国给世界带来的世界性贡献。1800年英国纺织厂其三是殖民地制度的创新。英国在第二帝国时期,奉行的是自由主义帝国政策,就是无形帝国,零关税,因为大家敞开大门做生意对英国最有利。如果欧洲之外的国家,比方说东方国家,不愿意跟英国开...
《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是工业革命,而是制度创新
第十二章分析了英国如何在近代早期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经济政策调整和技术革新,逐步实现经济的腾飞,成为18世纪世界的经济强国。作者指出,英国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全球贸易网络,更重要的是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改革以及工业革命的推动。这些因素为英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总结《西方世界...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探索各国科学技术创新背后的奥秘
本套丛书约二十余种,是以美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全球主要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之路为核心的引进版科学文化丛书,这套书从国家发展与科技发展关系的视角,展示科学技术与国家制度、社会传统、文化习惯等的相互作用,揭示各国科学技术的成败得失及经验教训,探索科学技术创新背后的奥秘,寻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关...
再议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弗里曼(C.Freeman)研究日本战后经济腾飞提出来的。他认为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不断转移,不仅是技术发明的结果,更是国家制度安排和组织创新的结果。美国学者纳尔逊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行动者相互作用决定创新绩效的一套制度”。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进一步指出,企业创新能...
通向现代财政国家的路径:英国、日本和中国 | 新书
首先,在制度创新过程展开之前,这三个案例在国家形成和市场经济发展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相似之处(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其次,由于既有的分散型财政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出现的巨大变化,三者分别经历了一段结构性的财政困难时期,英国出现在17世纪初至17世纪30年代,日本在19世纪的20年代至60年代,而中国在19世纪的20年代至40年代。这些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何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如此之大?
在这种制度下难以出现创造性破坏过程,新的人才和新企业也难以出现,而这对于将一个国家引入持续增长状态来说必不可少。此外,技术上的约束也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例如,19世纪相对快速的经济增长对技能工人产生了需求,而在印刷术出现以前,要让具备必要生产技能的工人数量达到一个临界值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尽管技术知识...
社科文献历史学类集刊全文转载论文一览(2024年上)| 复印报刊资料
阿戈特于1796年最终完成了地图的绘制,绘制期间产生了众多版本,流散于中国澳门、英国、西班牙等地。本文即对各版本地图进行初步的解读与分析,厘清其测绘与流播的过程。19世纪初,为了在自己的作品中说明珠江内河水道的地理情况,法国人小德金(DeGuignes)、英国人约翰·里夫斯(JohnReeves)与丹尼尔·罗斯(DanielRoss)...
全文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时代发展呼唤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人文与经济的融合互...
旧文新读 | 我国住房保障模式选择与政策优化:政府如何权衡“倒U...
英国在19世纪努力践行机会公平理念,在20世纪又十分注重结果均平的导向,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特别是欧洲大陆国家制定政策的样板。自二战以来,英国国内政策的主导方向,便是更加追求结果均平而建设“福利国家”。各种旨在“劫富济贫”、“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政策措施为政府所采纳。不仅加重了遗产税,所得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