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初,群贤聚陇原,畅享诗意甘肃的无限意象
杜甫也曾快意畅游,齐鲁大地的壮丽山河映入他的眼帘,登上雄伟的泰山,面对壮丽的山川景色,豪迈地吟诵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磅礴的气势仿佛要将整个天地纳入怀中;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里,他目睹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惨景象;一路流亡,在成都的草堂岁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杜甫23首悲怆作品:沉郁顿挫的诗风,抒写时局动荡、人生漂泊悲凉
《春望》一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至德二载(757年)之间,正值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被叛军俘至长安。面对战火摧残后的故都景象,诗人内心涌动着国恨家愁,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诗中,长安城满目疮痍,荒草丛生,山河虽仍在,却已失去昔日繁华。战乱持续,“烽火连三月”,交通阻隔,音信断绝,家书...
杜甫23首悲怆作品:沉郁顿挫的诗风,抒写时局动荡、人生漂泊悲凉...
《春望》一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至德二载(757年)之间,正值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被叛军俘至长安。面对战火摧残后的故都景象,诗人内心涌动着国恨家愁,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诗中,长安城满目疮痍,荒草丛生,山河虽仍在,却已失去昔日繁华。战乱持续,“烽火连三月”,交通阻隔,音信断绝,家书...
诗中田园·杜甫笔下的避世桃源
《为农》创作于公元760年左右,正值安史之乱的中期,唐朝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不安。杜甫为躲避战乱,携家人辗转多地,最终在成都西郊建成了草堂,暂时得到了安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诞生的,它反映了杜甫在历经战乱之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后代评价后世评论家普遍认为,《为农》是杜...
大唐最漂泊的诗人:杜甫,令人感叹
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杜甫平静的生活。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社会的动荡,这些都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在漂泊的岁月里,杜甫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春望》《登高》《三吏》《三别》等。这些诗篇不仅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反映了他对...
五首故人诗词,难忘旧时岁月:三楚故人皆是梦,十年陈事只如风
后来杜甫流离到秦州,日夜担忧被流放夜郎而生死未卜的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可这份故人之情终究只能留在诗里,余生二人再无相逢,反倒是高适与杜甫在蜀地几度重逢。彼时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又因房琯之事触怒龙颜的杜甫,余生不被重用,只能四处漂泊。
明月寄离愁,思亲入梦舟。6首古诗词:共赏一轮月,各怀千里愁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公元759年,在安史之乱的烽火硝烟中,杜甫身居秦州,而其弟分散于战乱纷飞的山东、河南一带,音信难通。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历尽国难家忧,适逢白露,他望月而思念失去联系的手足兄弟,心情凄然。诗作起笔便揭示了边塞秋季的特殊景象:“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此句通过戍楼上传来的...
《江南逢李龟年》:时光流转,故人重逢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当时杜甫正流寓在长沙。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社会动荡不安。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战乱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而李龟年作为一位宫廷乐师,在安史之乱后也流落民间,靠卖艺为生。两位曾经的宫廷宠儿,在乱世中相遇,自然会有着别样的感慨和共鸣。这首诗就是杜甫在这种背...
安史之乱前的杜甫
安史之乱的动荡之后,漂泊的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与宫廷歌手李龟年重逢,回忆起了当年的美好不禁感慨万千。后来杜甫创作出了《江南逢李龟年》,其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就是电影《长安三万里》小杜甫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电影中那时的他还不能体会高适的求仕无门,只是天真快乐的生活。
李白用一首送别诗,走进了盛唐;杜甫用一首漂泊诗,走出了盛唐
—唐·杜甫《旅夜书怀》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辗转凤翔、华州、洛阳等地,漂泊到成都后,在故友高适和严武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安定了下来,修建了杜甫草堂。就这样,杜甫在蜀地呆了八年,在浣花草堂陆陆续续住了四年。生活虽然依然艰苦,但已是动荡岁月里为数不多的岁月静好。只可惜,严武去世后,杜甫再次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