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晚年行书,奇绝险峻,董其昌对其赞不绝口
黄庭坚的行书作品显然具备这两个特质:不仅书法技艺高超,还富有独特的个性。此文所提到的晚年行书碑刻,笔法沉稳老练,董其昌对其评价颇高,认为比黄庭坚的名作《寒山子诗》更为出色。
黄庭坚也爱菊,朋友送其各种菊花,写七绝4首调侃感谢
黄花应笑白头翁:最后一句中的“黄花”指的是凌风菊,而“白头翁”则是诗人自喻。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说,那盛开的菊花恐怕会笑话自己这白头老翁因病而不能尽情赏菊、饮酒。这种自嘲和幽默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又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和感慨。戏答王子予送凌风菊二首其二北宋·黄庭坚王郎...
黄庭坚「杂作数首」
综上所述,黄庭坚的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结构、章法和艺术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不仅在技法上达到了高峰,更在艺术创作上展现了非凡的创新精神。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黄庭坚的作品不仅是学习的典范,也是感受书法之美的重要途径。
黄庭坚:从大名走向中国文化深处 ……
年长黄庭坚九岁的苏轼,早于熙宁五年(1072年)就在吴兴孙觉处看到过黄庭坚诗文,之后于熙宁十年(1077年)又在齐州李常处读到黄的作品,赞之为“精金美玉”,称黄庭坚“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直目为“非今世之人...
文章太守清风 琼花诗渡遗韵
北宋七大文豪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张舜民曾先后在斗野亭和诗,传为千古佳话。现亭建于2002年,走进亭内,东西两壁上刻有宋七贤的诗,有“平湖杳无涯”的美景,有“暮景含余清”的情致,有“佳人归何时”的惆怅。往事越千年,但从诗句中仍能感受到先贤的思想脉动。
黄庭坚的精神内耗
当县令的每一天,黄庭坚都在精神内耗(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他想要辞职,又需要这份工作来恰饭,只能看着手下为了执行新法而鞭笞百姓。“身欲免官去,驽马恋豆糠……民病我亦病,呻吟达五更。”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指出:世界上至少有40%的工作都属于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黄庭坚如果看到这本书,肯定...
宋城通讯 | 文章太守清风 琼花诗渡遗韵——江苏扬州历史文化保护...
北宋七大文豪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张舜民曾先后在斗野亭和诗,传为千古佳话。现亭建于2002年,走进亭内,东西两壁上刻有宋七贤的诗,有“平湖杳无涯”的美景,有“暮景含余清”的情致,有“佳人归何时”的惆怅。往事越千年,但从诗句中仍能感受到先贤的思想脉动。
九江文史 | 周斌——黄庭坚笔下的王纯中
九江文史|周斌——黄庭坚笔下的王纯中作者:周斌编辑:冯晓晖“九江文史”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上发布,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本公众号自动回复。
黄庭坚的审美:书画以韵为主,放大10倍才能发现奥秘
在评论别人时,往往却又不在意别人如何批评自己。这就是黄庭坚笔下的晏几道的形象,活灵活现地生活在人们的周遭。其中,“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两两相连接。试想一位行为磊落光明的人才,却是在官场懒得去应付。这样的人讲话也是俏皮的,连在人家脸上“吐口水”都说出口,这就是晏几道在世人前的...
姜寿田|黄庭坚晚年草书的“黔州之变”
草书笔法上的缓异,使黄庭坚将太极意识注入狂草笔法;并使其在草书空间结构上,趋于空间构成的奇幻、环抱、繁富。在这方面,黄庭坚草法直接开启了晚明王铎晚年草书长卷创作的变法意识。绍圣三年(一〇九六)黄庭坚五十二岁时,写出《廉颇蔺相如传卷》,表明他之已得草圣三昧。并写下系列草书代表作。而这个时期的草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