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一生:半是宽容,半是执拗
司马光为庞籍作的墓志铭,虽然因为志铭体裁的“虚美”叙事方式和其本人对庞籍所带有的个人“滤镜”,为我们评价庞籍增添了一抹朦胧之色,但也成为我们观察司马光个体思想的一面镜子。在现实中秉持理想,是司马光念兹在兹的人生追求。嘉祐六年,司马光接受了“同知谏院”的任命,开始践行其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谏诤理...
吴荣政:试论《资治通鉴》编撰的成功及其原因
众所周知,《通鉴》属编年体,要将当时尚存且相当多的纪传体资料和大量其他各种体裁的文献写入编年体,就必须厘清1362年的岁月朔闰与甲子,司马光利用数学天文历法大师刘羲叟所作《刘氏辑历》即《长历》。因此,《通鉴》全书的历法舛误很少。从追溯撰写《考异》的方法看,显然受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启发。裴氏《上三...
「揭秘《资治通鉴》背后的神秘作者与史书体裁」探寻中国古代史学...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时期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这部作品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共计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什么体史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编年...
欧阳修名气之大,可不止一首醉翁亭记;司马光的外号您知道吗?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史学巨匠司马光出生在光州光山县(今河南省光山县),当时,他父亲正在这里担任县令,所以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勤奋好学,聪颖过人,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七岁时就能理解并背诵《左氏春秋》,是远近闻名...
浙人-三民版《资治通鉴》导读
《资治通鉴》总结了以往编年史家的经验,发展和完善了这种古老的体裁,使编年体得以重振,代表了我国古代编年史的最高成就。兹从以下六个方面略述其体制特点与成就。1.预先制定严密的工作程序和体例细则以指导编纂全过程司马光修纂《资治通鉴》,开创了主编全面负责的集体分工合作制。司马光为全书主编,刘恕、刘攽、范祖...
阅读|【书香天津】品味成语中的书香味道:圆木警枕~
小朋友知道吗?司马光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他主持编撰了中国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编年体史书”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编制体裁,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的体例。《资治通鉴》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记录了从战国初期,到宋太祖赵匡胤灭了后周以前(公元959年)总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辛德勇:谈谈怎样学习历史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历史纪事体裁,应该是按照年月顺序载录大事的“编年体”史书,著名的《春秋》,就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这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中国古代史籍。另外,还有西晋时期在今河南汲县出土的所谓《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编年体史书。这种史书,后来最有名的,是北宋司马光撰著的《资治通鉴》。
中国史书的三大体裁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通过《史记》的目录,我们可以很容易知道什么是纪传体。《史记》开篇是“本纪”,记录历代帝王的言行;之后是“表”,以表格的形式开列诸侯、将相、名臣的名字;之后是“书”,记录国家的典章制度,后来的正史改称“志”;之后是“世家”,记录诸侯以及特别重要的人物的事迹;最后...
司马光诞辰1003周年丨《资治通鉴考异》整理说明
首先,《考异》这种史书体裁,是司马光首创的。《考异》有着完整的系统,全书三十卷,二千九百七十七个条目,依据《通鉴》编年的次序,上起战国,下迄五代,分属于周、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五纪(秦无考异),与《通鉴》的编年体各纪相辅相成。《考异》的体例严整...
《资治通鉴》| 司马光打造史学超级IP
北宋司马光(1019—1086)《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清代学者王鸣盛语),与纪传体通史《史记》并称“史学双璧”。《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中的佼佼者,并使编年体多了一个别名——通鉴体。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体裁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特点是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