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党前后对“劳工神圣”的认知看社会主义观的深化
在上海,陈独秀带领七个工会团体联合举办庆祝大会,高呼“劳工万岁”,提倡“三八制”[35]工作安排,并发表《上海工人宣言》,呼吁与苏联合作,指出工人阶级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八小时工作制,而是要联合起来推翻现有政府和资本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在北京广为散发的《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号召工人行动起来,提出将不劳而获的官僚...
陈独秀信札︱《新青年》编辑同人思想演变的历史见证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由陈独秀创办于上海,一年之后改为《新青年》。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新的国民性即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指出这六条标准的基本精神就...
百年五四 | 陈独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青年
五四运动105年的今天,我们想重新读读五四运动主力陈独秀昔日为《新青年》写的发刊词。在一个迫切需要变革的时代里,这篇文章洋溢着陈独秀对青年的殷殷期许,让懵懂的青年们“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日日是好日,便是青春。陈独秀:敬告青年文/...
陈独秀这篇文章,不经意间透露了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的秘密
1916年下半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第三号上连载了一篇文章,题为《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陈氏一生发表过许多震撼人心的文字,这篇文章难以厕身其间,实际上也很少引起关注。不过,它对我们了解那时新文化人怎样理解“五四”两大口号之一的“赛先生”,以及陈氏呼吁的“吾人最后之自觉”(尤其是“伦理的...
《新青年》唤醒新青年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具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鲜明地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向封建思想文化挑战,是新文化运动第一篇纲领性文献,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满怀激情讴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他以进化论的...
《新青年》纪念五一
这篇文章由陈独秀于同年4月2日在出席上海码头工人发起的“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大会时发表的演说词整理而成(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文章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除了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重头文章之外,《劳动节纪念号》还刊发了许多先进知识分子撰写的关于各地工人、工厂状况的调查报告;介绍了各国各地的劳动组织和工人运动情况...
1919年,陈独秀离开北大,辜鸿铭前来送别,说了些话
1919年2月17日,一篇名叫《荆生》的小文在上海发表,里面塑造了田其美与狄莫等角色,分别影射了陈独秀与胡适两人,并且诋毁了新文化运动,其中那句“中国四千余年,以伦纪立国,汝何为坏之”的发问也让不少人陷入沉思。通过与这些顽固派的辩论,新文化运动也确实得以深入人心,只是旧的习惯势力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红色足迹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在北大时,接受了许多文化科学知识的训练,特别是新闻和哲学两门学科的训练。他参加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哲学研究会,并在新闻学研究会听《京报》社长邵飘萍讲授《新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毛泽东认为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
《呐喊》百年特展: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这篇现代体式的短篇小说,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显示了新文学创作的高起点,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走向高潮。随后,鲁迅陆续写下《孔乙己》《药》等15篇小说,其中5篇发表于《新青年》。展厅现场,鲁迅致钱玄同信展厅现场,陈独秀致鲁迅信展柜中,观众可以看到鲁迅写给钱玄同的信。那...
【红色记忆】《共产党》月刊:吹响建党的号角‖渠雨桐
1920年8月,在陈独秀的主持下,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也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其甫一成立,就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工人运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