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来桐城沾沾“文气”
安徽桐城,曾经孕育出著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有人称:“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溯其渊源,是桐城的民风中极其重视教育。在桐城,可以真切感受到教育的分量、文脉的悠长。这是桐城的桐——因为油桐树漫山遍野,西周在这里设置了“桐国”。这是桐城的城——文庙高脊飞檐,处处青砖黛瓦,仍然留存着明清老城的格局...
桐城派的文章多为“阐道翼教”而作,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
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主要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姚鼐四人之外,还有方氏门人雷鋐、沈彤、王又朴、沈庭芳、...
阮元文章学的“声音”面向 | 辛明应
在经学取径上,持守程朱之道的宋学家,与师法许郑之学的汉学家渐呈对垒之势;在文章理论中,取法唐宋、标举义法的桐城派,与推尊六朝、高张《选》学的骈文家时有合战之论。进言之,汉宋之争与骈散之辨实相裹挟。值此风会之中,作为“清代经学名臣最后一重镇”的阮元(1764-1849),以小学为根柢,以《选》学为指...
桐城三祖在京城
其间两任钟山书院山长,长达二十余年,通过书院的平台,极大发展了桐城派的文章与学术。他的重要贡献,便是编纂了《古文辞类纂》这部经典古文教材,提出了“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文章理论,为古文学习提出切实可循的方法路径。他将方苞、刘大櫆系于唐宋八大家之后,完成了桐城派接续古文正统的学术建构。也...
三联学术论坛:同道中国,韩愈对中国文化的核心贡献 |儒家|古文|...
“韩愈是非常崇敬李杜的,《调张籍》首句便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但他不满意的一点在于,后人总是用狭窄的视野去看待这些伟大的人物。我们对这些伟人,不能用自己那一点点见识去衡量这座高山,要尽可能让这座高山进入到自己的心胸当中来。韩愈的评价可谓是他吸收古今文化之精华的胸怀和气魄的写照,这一点打开...
文都讲坛第八十讲《天下文章桐城派》开讲
11月17日,文都讲坛第八十讲《天下文章桐城派》在桐城市图书馆三楼多功能厅开讲(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本次讲座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市图书馆承办。主讲嘉宾潘忠荣是原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主编,职称编审(正高级),现为桐城市政协文史委员、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顾问、桐城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综合委主任,独著有《行尽桐城都是诗》...
听万奇讲 《桐城派与中国文章理论》
桐城派是影响深远的清代文章流派,其文章理论集中国文论之大成。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戴钧衡、方东树、刘开、姚莹、吴汝纶等。他们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而且创立了系统丰富的散文理论,传人遍及全国,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中国文学史所仅见。仅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就列了...
近代文章学的一种路径
兼得中西教育的吴闿生,一生致力于以古文翻译西方新知的实践,同时有多部从文法角度进入“中学”的著作,想来这也是延续自其父其师的、认为唯文章学将来可寓存中学的信念与使命感。二、吴闿生《孟子文法读本》的创见清末民初,张裕钊、吴汝纶二人的弟子构成了此期传承桐城派的主力,其中又大致以吴闿生、姚永朴为中心...
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桐城派
不管是方苞的义法、刘大櫆的因声求气、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都为如何写好文章提供一条清晰可行的路径。不仅如此,桐城派还把文章理念编入教材,便于更广大范围的士人学习,为共同体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提供支撑。比如方苞主持编纂的《钦定四书文》,是明清官方唯一主导的科举教科书,既为科举主管部门提供衡文之准绳,也为士子...
好文章就是聊天,安徽曾出过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今人仍在传承
安徽是有文脉的,出了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方苞《狱中杂记》、姚鼐《登泰山记》等等,文风影响至今。民国有陈独秀、胡适,更了不得,那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起人、领袖级人物,文章影响了一个时代,我们现在写白话文基本就是从他们和那个时代开始的。文脉在一个地方往往有延续,这种延续,在一个年轻作家...